第103章 班底(1 / 2)

“哈哈,哈哈……”賈充忍不住又大笑起來,擺手道,“你要戰功還不容易?到時候老夫自有安排,你就跟在老夫身邊做一名參軍吧。”

賈充再怎麼器重衛平,在他眼裏,衛平終究隻是一名少年。少年人耐不住性子,急於求成,都不是什麼大事,反而讓賈充覺得衛平是個真性情的漢子。在這個年代生存,真性情並不見得是件好事,但那也要看對誰而言。

如果衛平是賈充的兒子,賈充自然希望他人情練達,老於世故。但衛平隻是他的女婿,自然另當別論。知女莫如父,自己女兒的那點水平,賈午再清楚不過了。如果女婿城府太深,對他女兒來說,可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所以,衛平表現得越不成熟,賈充對他越是喜愛。很多時候,事情還是那個事情,為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那隻不過是因為他們各自所處的立場不同而已。

參軍隻是個參謀人員,衛平對這個職位並不滿意。不過,有賈充這位三軍統帥親自照應著,哪怕他隻是個站崗的持戟武士,功勞也少不了他的。當然,賈充這樣安排也是替自己的女兒考慮。打仗總是有危險的,呆在中軍總要安全得多。

衛平明白賈充的用意,也隻得躬身道:“多謝嶽父大人成全!”

賈充點了點頭,道:“隨行人員你可以自行挑選,隻要信得過就行。早點回去準備準備,七日後,大軍即行開拔。”

後宮中,司馬炎正和衛瓘商議伐吳之事。此番伐吳,朝中有名的文臣武將多有參與,唯有衛瓘沒有被委以重任。

實際上,這也是司馬炎身為帝王的平衡之道。此番伐吳勝算頗大,衛瓘身為主戰派的中堅人物,即使沒有親自參加伐吳之戰,也少不了他的獻策之功。為了安撫主和派,就必須把戰功多讓一些給主和派的官員。所以,不僅三軍統帥是主和派的賈充,就連各路將領也多有主和派官員參與。

不過,衛瓘畢竟是主和派的中堅人物,對於局勢的分析必有獨到的見解,作戰的具體安排,司馬炎還想聽聽他的看法。畢竟賈充雖然是三軍統帥,其實他隻起個節製和督促的作用,下達給各路將領的作戰命令,很多還是司馬炎直接作出的。這時候,衛瓘實際上就是他的一個高級參軍,自然要時時呆在他身邊。

忽然,一名小內侍走了過來,拜伏在地,將一份書卷雙手舉過頭頂,叩首道:“啟奏陛下,太子答題在此,請陛下禦覽!”

“呈上來。”伐吳固然重要,司馬家族的傳承同樣重要,司馬炎便將正和衛瓘商議的事先放在一邊,接過那份書卷一看,不由捋須大笑,說道,“斯兒雖鈍,事理尚明,可承吾位。”說罷,便將書卷遞給了衛瓘。

所謂考題,本來就是司馬炎搪塞大臣的手段。通篇答卷都是太子日常說話的口吻,內容雖然粗鄙,意思卻已經到了。當然,司馬炎也明白自己這個傻兒子絕對答不出這樣的水平,必定是有人捉刀代筆,多半還是出自那個醜媳婦的主意。但那又怎麼樣呢?媳婦雖醜了點,但是能把考題答成這樣,已經足夠聰明了。有了這麼聰明的兒媳婦,或許可以彌補兒子在智力方麵的不足吧。

衛瓘接過書卷一看,確實挑不出什麼毛病。這份答卷談不上完美,甚至還有點讓人讀不下去,但是細細品味,還就是那麼個道理。就連衛瓘這個聰明人,一看之下,也覺得真是太子本人所答。

不過,衛瓘本人也是反對由司馬衷承繼大統的。他略一沉吟,便躬身說道:“陛下,太子事理固明,然本性純良,恐難堪大任,還請陛下早早圖之!”

衛瓘這番話說得就有些強詞奪理了,他是說,不是太子不行,隻是太善良,守不住大晉這片江山。司馬炎卻重新拿過書卷,隨手丟在一邊,又和衛瓘談論起伐吳之事來。

想當年,司馬炎挑選太子妃的時候,相中的是衛瓘的女兒。隻不過在皇後楊豔和荀勖等人的反複推薦下,司馬炎才另外選了賈充的女兒。而且當時選中的是賈午,隻是因為賈午年紀太小,喜袍都穿不上,這才讓賈南風代替妹妹出嫁。事後,司馬炎見了賈南風,不覺大失所望。但賈充是當朝重臣,司馬炎很多時候也需要籠絡著他,也隻得接受這個事實。或許是為了補償兒子的不幸,司馬炎還把他所寵幸過一個才人謝玖送給了司馬衷。

不想幾年過去,賈南風的肚子沒有動靜,謝玖卻懷了身孕。謝玖也是個聰明的女人,擔心善妒的賈南風對她不利,懇請司馬炎讓她住回了西宮。或許是司馬炎顧念舊日的情份,居然也就準了。去年年底,謝玖誕下一個嬌兒,取名司馬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