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1 / 2)

衛平知道石崇的使節隊伍不可能這麼快便來到合蒲郡,他又很想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自是欣然應允。不過,此處畢竟是越人的地盤,衛平不想惹出是非,便隱瞞了自己的身份,隻說是來自洛陽的富家公子,想要遊曆天下。

那少年叫區雲,是土生土長的俚僚人。區雲的寨子就在鬱江邊上,離寧蒲城不過十多裏路。寨子裏的俚僚人多以農耕為業,因為臨近鬱江,偶爾也打點魚到城裏換些日常用具,生活雖不算富裕,卻也過得悠閑自在。

閑談中,衛平還打聽到這一任的合蒲屬國都尉叫寧則。當地有冼、寧、李、黃四大姓,也就是四大部落。其中,李氏部落聚居在北邊的平山,黃氏部落聚居在南邊的興道,中間的寧蒲城也就是合蒲屬國治所所在地,則是冼、寧兩姓的天下。

雖然冼、寧兩家的勢力在寧蒲勢均力敵,但是整個孫吳時代,屬國都尉一直都由冼家的人來擔任,前一任的屬國都尉就是冼家的冼鐸。然而去年年底,朝廷大軍忽然席卷而來,孫吳守軍紛紛聞風而降。還沒等冼鐸作出反應,寧家忽然就向晉軍獻出了城門。晉軍主將周旨當場就任命寧則代理了屬國都尉。當然,冼鐸也沒有受到處罰。

冼、寧兩家依然實力相當,但是,誰當上屬國都尉,誰就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也就可以攫取更多的利益。當年,冼家的實力原本並不如寧家,正是因為冼家最早投靠了孫吳,占住了屬國都尉的位置,這才日益壯大,漸漸可以跟寧家並駕齊驅了。可以預見,寧家現在重新掌握了屬國都尉,要不了多久便會將冼家重新甩在後麵。

在這裏,每個村寨就相當於一個部落,那些小的部落也必須依附於大的部落才能平安地生存下去。這一點和北方草原的情形有些相似,隻不過北方民族四處遊牧,而這裏的村寨卻永遠都固定於一地。區家寨也一樣,他們是依附於冼家的。當然,冼、寧兩家的權力之爭一時半會還涉及不到這樣的小寨子,所以區家寨很平靜,隻有當外麵的客人到來時,整個寨子才熱鬧起來。

俚僚人熱情好客,衛平等人雖然是區雲帶回寨子的客人,卻被他們當作全寨的客人,寨子裏的老族長區成親自殺了一頭豬,又有人送來了自釀的土酒,很快,一桌豐盛的酒宴便已齊畢。這頓酒從正午一直喝到晚上,寨子裏又點燃了篝火,青年男女們打著赤腳,圍著篝火載歌載舞,讓衛平想起了在敕勒川的那個夜晚。

由於衛平也是個少年,區雲便跑過來拉他一起跳舞。忽然,從寨子外麵慌慌張張跑進幾個女孩,邊跑邊用衛平聽不懂的土語不知道在喊些什麼。

區雲當時就變了臉色,對衛平說道:“公子稍候,我去去便來!”

衛平詫異,問身邊的另一個俚僚少年道:“出了何事?”

少年看了一眼,說道:“那是區雲的阿妹潘嵐,住在東麵的潘家寨。剛才聽她的喊聲,好像是冼家頭人要選她去做什麼,她們幾個是拚了命才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