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衛府的規矩(1 / 2)

要想弄清一件事的本質,就必須跳出這件事本身。就像這盤棋,要想獲勝就必須縱觀全局。暫且拋開奉旨納妾不談,如果先看看朝堂上的形勢,或許就能撥開重重迷霧。

三國歸晉,伐吳之爭也隨之劃上了句號,朝堂上一派歌舞升平。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下,卻是暗流湧動,暗流的根源就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易儲。關於易儲,朝堂上形成了三個派別。一派是支持易儲的,可以稱作齊王黨。一派是反對易儲的,可以稱為東宮黨。剩下的是中間派,姑且稱為牆頭黨。

衛瓘、王渾、王濟、裴楷以及去世多年的裴秀,都是齊王黨。東宮黨的力量就要弱得多,最堅定的就是荀勖和馮紞。賈充也可以歸為東宮黨,但他的地位比較超然,無論司馬攸繼位還是司馬衷繼位,都是他的女婿,所以態度並不十分明朗。剩下的像張華、杜預、王濬等,都屬於牆頭黨。不過,大多數牆頭黨其實還是傾向於易儲的。

衛平現今的地位已經不低於王濟,甚至還要略高於裴楷,完全有資格摻和進易儲之爭。同時他的身份又比較特殊,既是衛瓘的侄子,又是賈充的女婿,而且張華、杜預、王渾、王濬這些當朝重臣個個跟他交好,可謂八麵玲瓏。衛平倒向哪邊,雖不說舉足輕重,卻也會帶來不了的影響。

原本,衛平的立場並不用擔心,肯定屬於東宮黨無疑。畢竟衛平不是賈充,賈充可以超然一些,衛平卻不能,因為太子妃和齊王妃不是同母姐妹。但是去年以來,衛平漸漸和司馬攸走得近了,甚至還連帶著讓賈午和賈荃這對同父異母的姐妹也變得親近起來。這些消息不可能不傳到司馬炎的耳朵裏,自然會引起司馬炎的警覺,而司馬炎讓衛平納王令淑為妾,恐怕就是一種反製手段。

如果王令淑進了衛府是妻而不是妾,王渾和衛平就變成了至親,甚至王濟跟衛平的矛盾都有可能緩和。可惜,正是由於這一字之差,王家大丟顏麵,滿肚子的怒火不可能朝著司馬炎,隻能轉向衛平。司馬炎這一招根本就是在給衛平拉仇恨,王渾、王濟和衛平之間勢必水火不容,這也就倒逼著衛平跟王渾徹底劃清界限。

王渾、王濟是最堅定的齊王黨,一旦司馬攸上台,他們必獲重用,相應的,衛平到時候就可能處境堪憂。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局麵,衛平就必須更加堅決地支持司馬衷,甚至不惜手段去拉攏張華、杜預、王濬這些牆頭黨,而這正是司馬炎願意看到的情形。事實上,在儲君之爭中鬧得最凶的,並非衛瓘、賈充、王渾等老臣,反而是王濟、裴楷、荀勖、馮紞這幾個中堅力量。隨著衛平的加入,勢必打破原來的平衡,讓局勢朝著對司馬衷有利的方向發展。

這些都是衛平下棋時突然靈光一閃想到的可能,司馬炎究竟是什麼打算,或許隻有等打聽出他和王渾父子見麵的具體情形,衛平才能作出精準的判斷。當然,即使有了精準的判斷,衛平也不可能告訴王令淑。許多事情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王令淑也是個聰慧的女子,她略一沉默,忽然在棋盤右邊落下一子,笑道:“賤妾隻顧眼前,這局棋恐怕要輸:。不過,郎君若想殺死賤妾這條大龍,卻再不能夠。”

衛平聽到王令淑一語雙關的這番話,低頭看了看麵前的棋局,不由暗自歎息,抬手將棋盤拂亂,說道:“困了就先睡吧。”

正如這局棋他雖然占優卻沒辦法殺死對方的那條大龍,他可以不碰王令淑,卻沒有辦法把王令淑從家中趕走。事實上,王令淑才是最無辜的那枚棄子。

試想,哪個士族千金不是從小就有貼身侍婢寸步不離?哪個士族千金不是從小就備下豐厚的妝奩?王渾什麼都沒給王令淑,恐怕不認這個女兒的心思都有!司馬炎隻管玩弄權術,王渾、王濟隻顧保住顏麵,誰又在乎過王令淑的想法?

卻見王令淑一邊收拾著棋子,一邊笑道:“郎君性急了些,賤妾可還沒有認輸,現在隻好重新來過了。”

“既然你我都是棋子,輸贏便不重要了。”衛平搖了搖頭,盤膝坐起,說道,“衛某練會功,你自便吧。”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衛平長舒一口氣,睜開眼睛,隻見王令淑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趴在幾案上睡著了。

衛平搖了搖頭,脫下錦袍幫她披好,轉身出了房門。

王令淑睡得正香,渾然未覺。

聽說昨天送來的那個女子竟然是王渾的女兒,王濟的親妹妹,裴慧也是大吃一驚,連聲問道:“郎君,你沒有壞了她的身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