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量裁撤兵馬,但裁撤的隻是州郡兵馬,並沒有裁撤邊軍,邊境的管控依然嚴格。邊境管控的重點,除了物資,還有人口,而且人口比物資更為重要。
因為經過三國連年征戰,人口損失十分巨大,朝廷為了補充人口,剛剛頒布了一條律法,規定女子如果到了十七歲還沒有婚配,地方官府就會替她代尋婆家。當然,這是個早婚的年代,女子十七歲仍沒出嫁的情況少之又少,但由此看出朝廷對人口的增長已經極度重視。既然朝廷十分重視人口,又怎麼會允許大量人口通過邊關進入敕勒川呢?
衛平要想真正控製敕勒川,同樣需要大量人口,而且這些人口當中還必須有相當數量的漢人。於是,如何把更多的人口順利輸送到敕勒川去,這就是一個麻煩。
田華聽到衛平的問話,這才想起什麼,慌忙取出一封書信呈上前,說道:“若非老爺問起,小人差點忘記了。這是韓將軍讓小人給老爺帶來的一封書信,老爺看過便知。”
韓憧在信中言辭謙卑,而目的隻有一個,求衛平幫他調離邊軍。過去,邊軍屬於刺史管轄,韓憧可以謀求在雍州範圍內進行調動。現在則不行了,他想調動就必須獲得朝廷的首肯,而朝堂上他是兩眼一抹黑,隻能求到衛平這裏來了。
衛平沉吟道:“送給他的東西,他收下沒有?”
粟邑是衛平聯係敕勒川最安全最便攜的通道,鎮守粟邑的牙門將韓憧也就成了衛平必須極力拉攏的對象。上次他從粟邑出關就知道韓憧並不是個講原則的人,所以他給韓憧備了厚禮,以圖長遠之計。
卻見田華搖了搖頭,道:“他死活不肯收,也沒有清點人數和貨物,隻於進出關隘時各取了一百錢的關稅。”
衛平的眉毛漸漸擰了起來,沉聲道:“看來,這忙衛某還是非幫不可了。”
拿人的手軟,吃人的嘴軟,隻要韓憧收下禮物,衛平就有信心將他握在掌心。但韓憧既不肯收禮,又對商隊大開方便之門,這人就沒那麼簡單了。他鎮守粟邑多年,哪能看不出商隊人數的變化,顯然是睜隻眼閉隻眼。他這次睜隻眼閉隻眼,下次就可能兩隻眼全部睜開,睜還是不睜,就看衛平答不答應幫他這個忙了。如果不幫韓憧這個忙,他的商隊恐怕連邊境都不出不了!
當然,調離邊軍在韓憧看來遙不可及,在衛平卻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問題又來了,一旦韓憧調走,誰來執掌粟邑?如果換個死守規矩的人,豈不更壞了衛平的大計?這才是真正的麻煩!
看到衛平臉色凝重,田華咬了咬牙,繼續說道:“稟老爺,小人此次帶去鹽鐵布匹,帶回一批皮貨,若是折成市價,恐有稍虧。”
在商言利,這才是田華的本份。
衛平也緩緩收回思緒,笑道:“第一次嘛,虧點也是難免,鍛煉隊伍才是根本。”想了想,又問道:“那些茶葉可叫他們按法炮製了?”
田華終於鬆了口氣,笑道:“五夫人按老爺傳的法子親自煮了奶茶,果然醇香可口,隻可惜茶葉太少了點。”
想不到草原上的特色奶茶竟然是他“發明”的,衛平的嘴角便浮起一絲笑意。不過,他可不是為了讓草原上多一件美味,而是有其用意。草原上缺乏蔬菜,又以肉食為主,茶葉既可以提供大量必須的維生素,又可以清火去油、幫助消化,時間久了,自然可以成為和鹽鐵一樣的重要物資。而衛平也就可以通過控製茶葉的供給,進一步控製那些草原上的遊牧部落。
…
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替換韓憧,商隊也就沒有辦法再一次前往敕勒川。當然,收集物資的工作並不會停止,隻有化整為零,才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帶回來的皮貨,一些堅韌的牛皮被送到器作坊,留作將來製作皮甲,羊皮、狐皮、鹿皮則送往集市,另有六張上好的狐皮則是獨孤蘭送給裴慧她們的禮物。
這些狐皮有白色的,有紅色的,還有黃色的,但是每一條狐皮都完好無缺,並且不見一根雜毛。即使在草原上,也隻有最好的獵手一箭從狐狸眼睛處射入,才能獲得這樣的狐皮。獨孤蘭能夠收羅到六張,已經恕為不易。
狐皮送入後宅,賈午挑來撿去,嘻嘻笑道:“這件白狐皮,可以做條領子。這件紅狐皮,送給母親正好。”
裴慧卻犯了難,皺眉道:“本來就差一件,哪來送給姨母?”
獨孤蘭不知道多了個王令淑,裴慧卻不能裝作不知道,這就是當家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