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好事多磨(1 / 2)

第三個難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衛平不能保證自己可以有效控製住地粟袁部落。

衛平聽獨孤蘭說過,地粟袁部落並不弱於他們部落的鼎盛時期,而獨孤部落最鼎盛時期算上依附他們的小部落,足有勇士近萬人。現在,獨孤部落剛剛恢複一點元氣,根本無力跟地粟袁部落抗衡。衛平可不希望自己在敕勒川辛辛苦苦布的這個局,最終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當然,如果地粟袁部落能夠為他所用,他在敕勒川的地盤至少可以向北推進三百裏。所以衛平也沒有把話說死,又笑道:“不過,衛某會寫一封書信給馬太守,先請他幫忙查找你族人的下落。”

骨兒朵大喜,連聲稱謝,衛平卻暗道可惜。

如果衛平再年長幾歲,他就可以運作自己梁上雍州刺史。那樣的話,即使地粟袁部落進入敕勒川,他也有能力加以掌控。可惜正如司馬炎說的那樣,他太年輕,即使他有再深的背景、再廣的人脈、再多的功績、再大的名聲,目前的官職已經算是頂格了。

忽然,包廂外傳來幾聲爭執。

林盛皺眉道:“侯爺稍坐,末將去看看。”

衛平搖頭道:“這是衛某的地方,還是衛某自己出去看看吧。”

說著話,衛平已經走出門外,卻見一個醜漢被夥計攔在樓梯口,正是秘書郎左思。

那左思雖然麵貌醜陋,眼睛卻尖得很,早看見了衛平,連忙大聲喊道:“侯爺,侯爺,是我,是我!”

夥計見左思認識衛平,這才住了手,躬身道:“回老爺,他不是來吃酒的,隻是時常來店裏搗亂,所以小人才……”

衛平擺了擺手,叱退夥計,這才對左思抱拳道:“衛某管教無方,惹左大人見笑了。”

左思卻是連連歎氣:“侯爺,下官這也是無奈之舉。”

原來,左思回到京城之後,又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潤色修改,《三都賦》終於大成,但還是缺一個作序之人。序不是誰都可以作的,必須是名人,而且名望越高越好,才能真正起到廣告效應。然而這是個看臉的世界,左思這張臉實在太寒磣了點,那些名人的門他根本進都進不去。無奈之下,左思想到了衛記酒樓,這裏可是名人彙聚的地方。不過,名人來到衛記酒樓都進包廂。衛記酒樓既看臉也看錢,左思人窮貌醜,自然被堵在了樓梯下麵。

衛平讀過《三都賦》,他的古文造詣雖然是個半吊子,但對左思的才華還是認可的,不由笑道:“這樣吧,你謄抄幾份三都賦,衛某叫人掛在幾間上房裏,隨緣吧。”

左思大喜道:“多謝侯爺,不然真叫陸機占了先!”

原來,陸機的《三都賦》也已經完成了初稿,而以陸機的名望和社會關係,願意給他作序的人恐怕會排成長隊。到時候,左思還真要落於下風。

衛平沒想到文人也有爭強好勝之心,不由哈哈大笑,剛才因為不能將地粟袁部落置於自己掌控之中的遺憾也隨之一掃而空。

因為需要等林盛在粟邑站穩腳跟,衛府商隊並沒有隨同他們夫婦一起離開洛陽。當然,各項準備工作並不會鬆懈。除了鹽鐵布匹,衛平還從器作坊挑選了五十名工匠。這些工匠,將是重建高奴城的關鍵。

黃昏,漸沉的落日給京城披上一層金色的光輝,數騎快馬頂著夕照衝進了洛陽南門。馬上的騎士風塵仆仆,卻來不及喘一口氣便直奔昌平坊的奮武將軍府。

衛平接報大喜,連忙吩咐道:“快,把幾位夫人都請到內廳,再燒沸一釜井水!”

這幾個騎士是從江南而來,他們日夜兼程,給衛平帶來了今年剛剛出產的新茶。

茶葉白曆史非常悠久,人們最初是將它作為藥物來使用。現在,人們雖然也常常飲用茶湯,不過添加了各種佐料的茶湯對衛平來說,委實難以入口。所以去年在江南的時候,他就交代胡衝、劉翻,幫他炒製新茶。當然,炒製新茶的辦法也是衛平提供的。如今離清明還有兩天,新茶就送到了京城,這可是正宗的明前茶。在這麼短的時間把新茶送到京城,幾乎快趕上八百裏加急了。

衛平親自把茶碗端到賈午、裴慧她們麵前,鼓勵道:“沒有準備泉水,隻能先用井水將就。你們都嚐嚐,明天再讓他們出去找最好的山泉水。”

茶碗是衛平在城外瓷窯定製的青瓷蓋碗,雖然粗鄙了些,卻已經是這個年代能找到的最好瓷器了。

裴慧學會衛平的樣子,將碗蓋稍稍提起,重重地刮了幾下,這才將徐徐沁出的茶湯抿了兩口,皺眉道:“有點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