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轉性(1 / 2)

衛平雖然一心賺錢,但是對朝堂上的形勢,他卻看得非常清楚。皇後楊芷誕下皇子不久,楊駿就青雲直上。而楊駿身居高位之後,立刻四處結交名士,網羅黨羽,培植親信。本來這也是人之常情,誰風光的時候身邊不是圍上一大群人?不過,這個情況放在外戚身上,那就顯得不太正常了,這是皇帝眼中的大忌!

人總有私心,楊芷當然希望皇位能夠傳到自己兒子手上。很顯然,楊駿冒著被司馬炎猜忌的危險大肆拉攏各方勢力,就是為了外孫的未來在做準備。更重要的是,楊駿拉攏了許多人,卻完全無視了在洛陽城中聲名日盛的衛平。要知道,就連司馬炎都清楚衛平的人脈有多廣。楊駿無視衛平的理由隻有一個,衛平是賈南風的妹夫。

當時,看出楊駿野心的並非隻有衛平一個人。比如嵇康的老師,當時有名的高士孫登,麵對楊駿的拜訪就一言不發。後來,楊駿送他一件布袍,孫登卻將布袍割成兩半,扔在楊駿的府門外。楊駿派人抓他的時候,孫登竟假裝服下寒食散暈倒,沒過幾天又傳出他病死的消息。這個消息當然是假的,但楊駿最終也拿他沒有一點辦法。

既然連孫登這個沒有入仕的老先生都能看出楊駿的野心,身處漩渦之中的賈南風又豈能無知無覺。她邀衛平進宮,肯定是為了商量共同對付楊駿。

衛平一直不想攪入其中,隻希望暗中積攢實力,等到天下大亂的那天,進可以力挽狂瀾,退可以自保一方。但太子妃相召,他又不能回避,隻能硬起頭皮前往。

宮門外,張泓探頭探腦,一看見衛平的身影便笑逐顏開,連忙迎上前施禮道:“太子妃娘娘已經等候多時,奴才給侯爺頭前引路。”

衛平還禮道:“有勞公公。”

自漢末十常侍之亂以後,宦官地位每況愈下,衛平卻依然對他們以禮相待,這在權貴當中算是特例。一來,衛平覺得人與人之間還是應當有起碼的尊重。二來,這些太監身體殘疾,也算可憐之人。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這些太監所處的位置。由於衛平釋放出的善意,宮中每有風吹草動,內侍們也願意主動透露給衛平。

然而,通過奉旨納妾那一回,衛平已經清楚,真正核心的東西,這些內侍卻不敢冒險為他通風報信。衛平並不認為這是司馬炎的威壓所致,而是自己和他們的關係沒有到那個份上。

想到這裏,衛平便緊走幾步,壓低聲音問道:“張公公,不知太子妃娘娘召衛某前來,所為何事?”

張泓笑道:“等侯爺見了太子妃娘娘,自然便知。”

衛平知道張泓是賈南風最心腹的內侍,怎麼可能一點不知內情,不過是在搪塞罷了。張泓越是不肯透露,衛平心中越是起疑,恐怕不隻是為了對付楊駿那麼簡單。恰巧行到一個僻靜處,衛平便說道:“公公請緩行。”

張泓回身道:“侯爺有何吩咐?”

衛平袍袖一翻,手中多了兩塊金餅,笑嗬嗬地說道:“些許薄禮,公公萬勿推辭。”

兩塊金餅黃燦燦,亮閃閃,看了就叫人眼熱。張泓喉嚨裏“咕”的一聲咽下一口口水,袍袖一卷,悄無聲息地將兩塊金餅接在手裏,笑道:“侯爺人物豐儀,太子妃娘娘仰慕久矣。”

衛平對大晉的曆時知之不多,卻也知道賈南風是個什麼品行,她當皇後的時候可幹了不少荒唐事,頓時失聲道:“當此非常之時,公公該謹言慎行!”

張泓醒悟過來,慌忙道:“侯爺請稍候,奴才前去通傳一聲。”

他是個聰明人,當初司馬衷的答卷就是他代為修改,最終瞞過了司馬炎。如今朝堂上,齊王黨、三楊黨都對司馬衷的儲君之位虎視眈眈,如果這時候傳出太子妃和聞喜鄉侯之間的醜聞,很可能給整個東宮帶來滅頂之災。內侍的榮辱都係於主子一身,他即使在宮外不受人待見,在東宮其他內侍和宮女麵前終歸還是能夠風光無限。想明白了這一點,他比衛平還要著急。

衛平知道張泓肯定是勸阻賈南風去了,不由鬆了口氣。即使賈南風不肯聽勸,張泓這個明白人應該也不會給他們獨處的機會,所以他隻要耐心等候便行,倒不需要考慮太多。隻是想到史書上所記載的賈南風種種惡行,正應了醜人多作怪那句老話,衛平又忍不住一陣唏噓。

過了片刻,張泓再次出現在衛平麵前,笑道:“侯爺請隨奴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