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意想不到的人(1 / 2)

太康三年七月,渤海王司馬恢因病夭折。在生老病死方麵,老天爺是公平的,王公貴族家孩子的夭折率並不比普通百姓來得更低。按理說,王公貴族家的生活和醫療條件都要比普通百姓好很多,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正常。衛平也分析過,司馬恢的夭折無外乎幾種原因。

一來,司馬炎畢竟年紀大了,種子質量不行,導致司馬恢先天不足。二來,司馬恢雖然是母乳喂養,但喂奶的不是楊芷,而是另外找來的乳母,很可能司馬恢根本沒喝到前六個月的初乳,而初乳對缺乏免疫力的嬰兒尤其重要。三來,楊芷對司馬恢太寶貝了,從小嬌生慣養,也導致他失去了許多鍛煉自身抵抗力的機會。

司馬恢的夭折,司馬炎當然也傷心,但司馬恢並不是他夭折的第一個孩子,而且他還有二十多修子女,所以難過個一兩天也就沒什麼了,可楊芷卻不行。

楊芷入宮當了六年皇後才生了這麼一個兒子,那是她全部希望的寄托所在。司馬恢一死,她原先的打算也就淪為一個笑話。不僅如此,她和司馬衷之間的關係還惡化了。司馬衷是個渾人,什麼都不懂,但賈南風卻心胸狹窄,睚眥必報,這對楊芷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楊芷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望權力,以保證自己將來的地位。

司馬炎百年之後,楊芷就是太後,地位自然尊崇無比。但她畢竟不是司馬衷的親生母親,要想保證地位不變,就必須具有影響朝堂的實力。皇後的權力隻限於後宮,要想影響到朝堂就必須依靠外力,這個外力當然非楊駿莫屬。

如今的楊駿雖然位高權重,然而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依然有限,因為司馬炎最為信任的依然是四大元老,這四大元老便是賈充、杜預、衛瓘和張華。張華已經被趕到了幽州,但賈充、杜預、衛瓘還在。如果不出意外,這三人將是司馬衷登基後的輔政大臣。楊駿要想掌握朝政,隻有先除去這三人。這三人樹大根深,要想除去他們並不容易,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給楊駿找到了機會。

那一日,楊駿與石崇等人在衛記酒樓飲酒,無意間說起了衛平。楊駿便奇怪道:“楊某聽說衛平是衛瓘的侄兒,卻少有來往,為何?”

左軍將軍傅祇笑道:“衛瓘與賈充不和,衛平卻做了賈充的女婿,他們來往能多得了?”

石崇也笑道:“石某還聽到過一段秘聞。本來,皇上很中意衛平,想讓繁昌公主下嫁給他,結果衛平已經娶妻,皇上隻得改變主意,把繁昌公主嫁給了衛宣。聽說因為這件事,衛平、衛宣兄弟之間也形同路人。”

事實上,衛平和衛瓘之間交往不多的確和賈充有關,但還有一個原因,衛瓘行事太正,難以給衛平提供幫助。至於衛宣,他素來自視甚高,瞧不起衛平,兩人之間本來就沒有來往。所以,事情並非如石崇說的那樣。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楊駿忽然靈機一動,說道:“若是挑起衛平和衛宣之間的紛爭,衛瓘、賈充隻怕也沒有辦法坐視吧。”

石崇在京中日久,也跟衛平打過交道,曉得衛平的厲害,而且他也不想得罪衛平,便勸道:“將軍切莫小瞧了衛平,他機靈著呢,又深得皇上青睞,恐怕不好糊弄。”

聽到“皇上”兩個字,楊駿忽然心頭一動,笑道:“無妨,某自有處。”

酒宴散後,楊駿把石崇叫進府中,二人密謀良久。第二天,石崇便入宮拜見司馬炎。他是黃門郎,時常要侍奉在司馬炎左右,閑聊中看似無意地冒出一句:“臣聽說,王驍騎病篤,恐怕時日無多。”

司馬炎對王濟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好感,自然不放在心上,很隨意地揮了揮手,道:“等下派兩個太醫去看看便是。”

石崇笑道:“臣是擔心常山公主,總要找個好的歸宿才是。”

一般人可不敢在司馬炎麵前這樣說話,但石崇也是開國元勳之後,他連司馬炎的舅舅王愷的麵子都敢削,自然不在乎那麼多。

司馬炎本來就是個仁厚的君主,又覺得從小就對不起常山公主,因而也沒有多想,反而認真地沉思起來,半晌方才嗬嗬笑道:“朕差點入了你的套,想岔了,想岔了。”

石崇趕緊說道:“皇上莫非是想到了聞喜侯?那倒是有些不妥。”

司馬炎也不否認,說道:“朕倒確實想他做個女婿,可惜,可惜。”

石崇見話題已經被他引起,自然不肯放鬆,故作感慨道:“皇上說的又何嚐不是,好女兒百家求,好女婿也是百家求呢。臣聽說……哦,失言,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