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討個人情(1 / 2)

賈南風要廢黜楊芷,而群臣想讓衛瓘輔政。兩者要達成各自的目的,就必須相互妥協。

於是一天以後,司馬衷頒下詔令,任命衛瓘為太保,錄尚書事,可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與汝南王司馬亮共輔朝政。

同日,皇太後楊芷被廢,被軟禁於永寧宮。京城動亂之日,楊駿之妻也就是楊芷的母親高都君龐氏正在楊芷宮中,因而僥幸逃脫一死。經眾臣求情,也一並****,令玘楊芷同住。

衛平在郊外的別院呆了兩天,沒有理會朝堂上的風雲變幻。

來到郊外,衛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遙祭那些在博望坡之戰中陣亡的將士。將士們的遺體雖然沒有辦法運回,但他們的遺屬還在。衛平自腰包,發放了大量撫恤。

李瑤琴的傷勢已經穩定下來,精神也大為好轉。當然,要完全恢複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至於會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那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其餘的傷兵也都得到了精心治療,沒有再出現傷重不治的情形。幾名太醫察看了他們的傷情之後,都大為驚歎,以為奇跡。衛平也沒有隱瞞,把使用烈酒消毒的辦法告訴了他們。從此,杏花村酒坊又多了項任務,生產高濃度的白酒,以供醫用。

最重要的一件事則是奮武營的移交。任命文俶為奮武將軍的詔令已經頒布,正如衛平所預料的那樣,文俶對衛平感激涕零,當即拜倒在地,大聲道:“請主公放心,末將和兒郎們願誓死追隨主公左右!”

一句“主公”,已經完全道出文俶的心意。若放在以前,周玘、周劄兄弟拜衛平為主公時,衛平還有所顧慮,擔心會引起司馬炎的猜忌。現在司馬炎死了,賈南風當權,衛平也就不用考慮那麼多,坦然受了文俶三拜,這才將他扶起,說道:“奮武營交給你,本侯自然放心。不過,經博望坡一戰,本侯以為,奮武營還需多加操練。”

博望坡之戰前,文俶一直自視甚高,結果在洪駟手上吃了大虧,鐵槍兩次脫手,這是他從來沒有過恥辱。現在衛平又提到博望坡之戰,他不由一陣心虛,連忙拱手道:“請主公示下。”

衛平沉聲道:“從即日起,操練騎兵劈殺之術!”

在此之前,騎兵的主要作戰方式是騎射,而且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且騎且射。但是朝廷有嚴格規定,非正規軍隊不得裝備弓弩。所以,衛平假扮商隊的時候,才沒有為馬匹配備騎弓,以致在後來以少戰多的局麵下不能把雙馬鐙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也就沒能提高多少戰鬥力。那次戰鬥給衛平觸動很大,他決定給他的騎兵裝備馬刀,在沒有弓箭的情況下,也可以給敵人最大限度的殺傷。

當然,能夠使用馬刀在戰馬奔馳過程中進行劈殺,這就必須建立在裝備了雙馬鐙的基礎上。隻有裝備了雙馬鐙,才能讓騎士的雙手完全解放出來,才能完成包括彎弓搭箭、左劈右砍的各種戰術動作。這樣一來,雙馬鐙的優勢才能真正轉化為戰鬥力,衛平也將擁有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部隊。

文俶是久經戰陣的老將,又已經接觸過雙馬鐙,一點就通,立刻拱手道:“末將願立下軍令狀,三個月後,必將奉給主公一支鐵騎!”

衛平哈哈笑道:“軍令狀就不必了,文將軍的本事,衛某信得過。”

又過了一日,衛平帶著梁綠珠、李瑤琴離開別院,返回京城。剛剛拐上大路,就見西方煙塵滾滾,大隊人馬席卷而來,隱隱還有婦女啼哭之聲從隊伍中傳來。

衛平恐怕被這隊人馬衝撞了車仗牽動李瑤琴的傷勢,不得不停了下來,皺眉道:“葉歡,你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葉歡和羊景都換了一身鎧甲,成為奮武營的校尉,他們都將隨衛平一起前去接受禁軍前衛。得到命令,葉歡輕叱一聲,策馬向前。他的騎術原本並不太好,隻是用上雙馬鐙之後,已經可以驅策自如了。

去不多時,葉歡便帶著幾騎馬奔了回來,拱手道:“稟侯爺,是李肇李大人從弘農歸來。”

跟在他身後一人立刻滾鞍下馬,施禮道:“下官李肇見過侯爺!”

李肇原本是鎮殿中郎將,五品官,比衛平的奮武將軍還要低上一品。如今他已經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同樣是三品。不過,他和孟觀去了弘農查抄楊駿的宗族,尚沒有接到詔令,所以仍然行下官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