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禿發慕雅真想嫁給衛平,那她心中對衛平就會存在著某種情愫。一旦如此,當她聽說這些神奇的煙花都是衛平搗鼓出來的,臉上肯定會有某種精彩的表情,即使不會像梁綠珠那樣立刻被衛平俘獲芳心,至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平靜。衛平由此可以肯定,禿發慕雅隻是找個借口想要繼續留在京城而已。
禿發慕雅繼續留在京城對衛平來說,隻是多了張嘴吃飯而已,並不會增添什麼麻煩。但是那樣一來,獨孤部就必須交給獨孤蠻一個人去掌握,不僅衛平不會放心,或許獨孤蘭也不能放心。那樣的話,獨孤蘭就可能暫時回不來,這對衛平而言,不能不算是個遺憾。
當然,遺憾總比麵對那種尷尬的局麵要好一些,這個結果衛平也能接受。他便收起心思,歡歡樂樂地陪著妻兒們燃放煙花。
而在觀看煙花的人群中,楊嬌卻沒了心思。她剛才看得分明,在衛平身後不遠處,有一個侍婢打扮的女人,長得特別像廢太後楊芷。她幾乎要脫口相認,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楊芷”死後,賈南風害怕她去地府向司馬炎告自己的狀,一直沒有將她下葬,她的棺柩始終停在金墉城。現在正當嚴冬,棺柩裏又填滿了石灰,倒沒有什麼異味,外人也不得而知。當然,除了衛平、聶勝之外,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的楊芷就藏身在聞喜侯的京郊別院。
楊嬌見過楊芷的次數並不多,但她整天都想著如何才能救出楊芷,重振弘農楊氏,楊芷在她腦海裏的印象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深刻。不過,如今的楊芷畢竟形象大變,又是晚間,她也不敢確定。
好不容易等到焰火燃放結束,眾人各自散去,楊嬌故意落在後頭,小聲道:“侯爺,請留步。”
衛平轉頭道:“楊姑娘,有何見教。”
楊嬌輕咬薄唇,鼓起勇氣問道:“侯爺是不是已經救出了太後娘娘?”
衛平並不正麵回答,隻是說道:“楊姑娘,開春以後,本侯會派人送你回到弘農。”
時人講究故土難離,對故鄉總有種莫名的情愫。楊嬌聽說衛平要送她回弘農,也不由激動起來,脫口道:“侯爺真要送婢子回弘農!”
衛平點頭道:“楊姑娘當初所料不差,弘農楊氏現在已經是一盤散沙,如果再沒有人站出來,早晚為他人所並。本侯以為,這個人非楊姑娘莫屬。”頓了頓,他又道:“本侯再重申一遍,你是楊家的小姐,而不是我衛府的婢女。”
楊嬌當然不會甘願做一名奴婢,隻是因為她當初想要討好和接近衛平說順了嘴,此刻驚覺,也不禁羞紅了臉,趕緊低下頭道:“楊嬌隻是一名弱女子,恐怕難以服眾。”
衛平笑道:“楊姑娘不用擔心,本侯自會派人相助。”
這些天,衛平也在翻看左思編的那本山寨版《三國演義》。因為離那個剛剛過去的英雄輩出的年代並沒有多久,所以左思在書中多了幾分真實,少了幾分虛構。當然,故事的可看性也就差了那麼一點。不過在這個年代,這已經是最好看的閑書之一了。
對於書中講的那些故事,衛平興趣不大,但他卻發現一個問題,司馬氏之所以能夠取代曹氏,其實是靠了大多數士族世家的支持,這或許就是司馬炎對那些士族世家特別寬容的一個重要原因。
士族世家的力量非常強大,沒有士族的支持,就連皇帝都會束手束腳。司馬炎的占田令、戶調令都是很好的政策,卻因為受到士族世家的抵製而推行困難。衛平想要在即將來臨的亂世有所作為,那就離不開這些士族世家的支持。不過,他太年輕,沒有足夠的威望,賺再多的錢也難以讓那些存在多年的士族世家聚攏在他身邊。所以,他隻能把目光放到那些沒落的士族世家身上。河東衛氏、弘農楊氏,都是他試圖加以控製的目標。
楊嬌畢竟是個女子,雖然從小受到家族的熏陶,一心以重振楊氏為己任,卻哪裏想得到衛平要圖謀的是整個楊氏。她聽衛平這樣一說,頓時感激不盡,深施一禮,道:“侯爺厚恩,小女子粉身難報!”
當楊嬌再抬起頭時,衛平卻已經走遠。楊嬌這才想起,自己本是想弄明白那個疑問,結果卻把正題忘了。雖然疑問還在,但楊嬌此刻好像已經看到了希望。
她當然不知道,那個侍婢的確是楊芷本人,也是衛平故意讓楊芷在這裏露麵的。如果不是衛平有意放慢腳步,她就是有意落在後麵,又怎麼能跟衛平搭得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