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馬賊(1 / 2)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孫秀卻沒有聽到任何關於衛平出事的消息,他甚至兩次在街頭看著衛平鮮衣怒馬而去。很顯然,他貼下的所謂符印對衛平一點作用都沒有。

孫秀不甘心,又偷偷去了趟平昌坊。這一次,驛館的車夫沒肯送他,因為他上回弄髒了馬車。孫秀是自己騎馬去的,雖然動靜大了些,但是萬一被人發現,逃跑起來也更加容易。

聞喜侯府的圍牆外麵依然靜悄悄,那張黃紙畫就的符印也完完整整地呆在它起初呆的地方。忽然,不知道從哪兒跑過一條黑狗,來到貼符印的那個地方,抬起一條後腿,照著牆上就撒了一泡狗尿。

孫秀當時貼符印的時候,隻是在懷裏偷偷備了一點漿糊,貼得並不十分牢靠。現在,符印被狗尿一衝,竟從圍牆上滑落。孫秀大驚,正想上前將符印重新拾起,突然就起了一陣風,把符印卷起,飄飄蕩蕩,不知道去了哪裏。孫秀隻能望空興歎,卻又無可奈何。

當孫秀垂頭喪氣地回到驛館時,卻等到另外一個壞消息。

原來就在昨天,田輕、甄配、鄧通等人聯名上書彈劾司馬倫的奏章也送到了洛陽,同時請求撤消鄴城鎮守。當然,整篇奏章並沒有一個字提到衛記酒樓。

事實上,鄴城鎮守是個曆史遺留問題。當初,司馬氏從曹魏手中奪得天下,而鄴城所在的魏郡又是曹魏的發祥之地。司馬炎擔心曹魏死灰複燃,便在鄴城布設重兵。如今,三國已然歸晉,魏郡也屬於腹心之地,根本不需要屯紮太多的兵馬,撤消鎮守的提議也早已有之。所以,這份奏章的出現是合情合理,張華當即表示讚同。賈南風對張華正信任有加,當即照準。

既然鄴城撤消了鎮守,司馬倫就麵臨著一個去向問題,要麼另行任命,要麼回到他的封地趙國去。張華想起衛平說過的話,便建議讓司馬倫回到趙國,安心做他的趙王。

不過,賈南風剛剛收了司馬倫的厚禮,又得他手下官員幫忙解決了心病,幾一思量,便決定還是委司馬倫一個官職,封他為鎮西大將軍,都督秦、涼二州諸軍事。

詔令自有朝廷派出的使臣送達。孫秀得到消息,哪敢再在洛陽停留,連忙收拾行裝,星夜趕回鄴城,向司馬倫報信去了。

衛平得到消息,也深感意外。他以衛記酒樓關閉為籌碼,激起鄴城權貴對司馬倫的反感,目的其實和他當初在洛陽打破王濟家大門一樣,也就是殺猴儆雞,避免再有人覬覦衛記酒樓的秘密。結果,司馬倫確實被趕出了鄴城,卻因禍得福,撈了個鎮西大將軍。同樣是鎮守一方,司馬倫過去隻管著鄴城這一座城池,現在卻管著秦、涼二州,權勢有增無減。

因為和司馬倫起了衝突,衛平也暗中使人收集了司馬倫的情報,知道此人能力平庸,刑賞多由喜好。秦、涼二州正是胡漢雜居之所,形勢本來就十分複雜,賈南風又把秦、涼二州交給他,久必生亂。

想到這一切竟然是由自己而起,衛平也是一陣唏噓。但賈南風詔令已下,他也沒有辦法阻止,隻能修書一封,派人送往武威。馬隆是武威太守,手握重兵,在涼州一境頗有威望。衛平隻能早作提醒,寄希望於他能夠鎮懾宵小,力挽狂瀾。

鶯****長,春暖花開,一支隊伍離開聞喜侯府的京郊別院,緩緩西行。隊伍打著田記商隊的旗號,由商隊大掌櫃田華親自率領。

因為商隊已經和衛家“剝離”了關係,在漫長的商路上,安全性大大降低。無論是官府還是盜賊,都可能向他們伸出魔爪。尤其是在前往羌胡這樣的法外之地,危險更是無處不在。為了自保,田華也不得不像其他商隊一樣,抱團而行。所以,這支龐大的商隊雖然打著田記的旗號,其實還包含了另外十多家規模較小的商隊。

就在這些商隊之中,還有一隊特殊的隊伍。隊伍中有彪悍的武士,也有年幼的孩童。他們的行李卻很簡單,隻是些隨身衣物,連些金銀細軟都沒有,更不要說販運什麼貨物了。這支隊伍領頭的是個高大的鮮卑少年,雖然臉上稚氣未脫,但田華卻對他非常尊敬,顯然大有來頭。其他商隊盡管多有疑惑,但這支特殊的隊伍並不願與他們有所接觸,他們也無從打聽這支隊伍的來曆。

商隊沿著洛水一路向西,經宜陽、一泉塢,不日倒了黽池地方。黽池又名俱利城,為戰國時秦趙兩國會盟之地,因會盟的結果對兩國均為有利,因而得名。黽池城很小,龐大的商隊駐紮不下,便在城西池邊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