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半個小時之後,我和張經理他們就到你那裏了,你把上雲莊平改立的圖紙準備一下,另外那把50米鋼尺也帶著,等下可能要用!”澆築完信號樓主體的第三天,舒城剛準備去工地,魏建的電話打了進來,這樣吩咐道。
對於上雲莊平改立和站場土方及改造的事情,舒城在上個星期就聽說,不過一大早就接到魏建的電話,舒城還是有點小小意外。
這也就預示著,上雲莊平改立項目,進入施工準備後期階段了,連鋼尺都要帶上了,顯然征地事宜已經成熟了,不然不太可能讓舒城參與。
“好的,魏經理,半個小時後我在哪等你們呢?”舒城問道,舒城做事向來細心。
“信號樓主體才澆築完沒幾天,拆模肯定不行,你直接帶著圖紙到上雲莊火車站東邊道口那裏等我吧!”沉思片刻,魏建吩咐道。
“好的!”舒城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魏建所說的火車站東邊道口,就是這個平改立的現場位置。
平改立,說白了,就是把一項平的改成立的!
鐵路道口不少人都見過,鐵路道口縱向可以使火車通過,橫向一般是車輛和行人通行。
同時在道口兩側,還有專門的鐵路相關人員值班,當火車來了,放下欄杆不讓車輛通過。
這種鐵道口,危險性極大,網上不時爆料許多火車事故,有五成以上是在鐵道口發生的。
所以,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許多符合要求的地方,都會取消鐵道口,趁著鐵路改造之時,在這個道口下麵,頂進一個框架結構的涵洞,往後行人和車輛直接從鐵路下麵的涵洞內通過。
這種框架結構的涵洞,就叫平改立,工程單位也有不少人習慣叫他框架涵。
在不少鐵路,應該都能看見鐵路下方存在的涵洞,人可以從下麵通過,不止鐵路,公路也存在不少。
而澤西線和人們眼中看見的涵洞,本質上沒有區別,主要在於,這個涵洞是修建這條鐵路時就設計好的,還是鐵路修建好之後,後麵頂進去的。
上雲莊站場的平改立,就是在鐵路已經存在的基礎上,在鐵路一側預製好,隨後用大型頂進設備頂入線路下方,供車輛和行人通行。
當舒城來到上雲莊平改立的時候,魏建等人還沒到,至於韓照,他跑去信號樓那裏了,沒和舒城一道前來。
這條道口由於位於站內,村民通行的人較少,大部分是為了方便火車站檢修人員而設立的,旁邊還有一間小房子,有鐵路方麵的職工站崗,一旦鐵路確保之後,就把欄杆放下來。
對於這個平改立,在開工審核圖紙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圖紙有什麼問題,後來現場調查的時候,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現有的道口是一股線路,說白了,就是隻有一條鐵路兩根鋼軌。而改造之後,這裏變成了四股線路,站場內的另外三股站線,要往這邊延長,這樣一來,在不改變道口的情況下,這個道口是要加寬的。
而這個平改立的設計,卻是一孔5米寬,長10米,就是寬度是5米,這個涵洞的長度是10米。
顯然,10米的長度,一股線路還能滿足,要滿足四股線路,是絕對做不到的。
因為兩股線路之間的距離,通常情況是5米的線間距,加上兩側各2.5米的路肩,10米勉勉強強滿足。
如今變成了4股線路,這個涵洞的寬度可以不改變,長度絕對在24米以上!
也就是說,這個框架涵需要變更,手中的圖紙幾乎都沒有用處,當然,可以用作參考價值。
在舒城來到大約二十分鍾左右之後,一輛三菱外加一輛獵豹,從道口西側駛來。
車停在道口不遠處,數人從車上走了下來。
其中包括項目經理張天虎、黨工委書記李國明、常務副經理任長虹、分管副經理魏建、安全總監薛鵬,最後一人是魏建手下的作業隊長張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