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四年,闕修堯與特使終於在正月十四日當晚提前趕回來,至於大軍則還在返程的路上。
攻打東盛國一事,最終以瑞王傾盡國庫的金銀珠寶,再加上附送城池十座,以後每年均向各國朝貢,各國皇帝這才同意撤兵,集體班師回朝。
闕修堯回來的第二天,朝廷便貼出廢帝告示。
一般來講,廢帝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不是縊死就是被鴆殺,少有幸存者。
太後剛剛痛失一子,無論如何都不能再見到另外一個兒子出事。於是在太後拚命保全之下,闕摯蒼最後免除一死,終生軟禁於南宮,不得離開半步。
南宮這地方跟冷宮差不多,同處皇宮最為偏僻的一座宮殿,在這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簡直生不如死。
而第三天,便是闕修堯的登基大典。
行程緊湊,像是唯恐闕修堯會改變主意一般。
而他和蘇季菲的大日子更被定在二月十八日,原因是按北闕的習俗,正月不能辦喜事。
闕修堯聽完秦國公和幾位大臣的安排後,沉默了許久,最後給出的意見是:否!
秦國公和幾位大臣驚愕,連忙求問原因,生怕他後悔。
而闕修堯給出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一回來,立即就受到群臣的參拜,其實這時候已經算是即位了,登基大典不過就是一個形式,用來昭告天下,他闕修堯是北闕國新一任的皇帝。既然要搞,就索性搞大一些,邀請各國皇帝前來參加大典,這才有意思。而且,他不止要大辦,他還要閱兵。
秦國公和幾位大臣聽完他的話後,再看闕修堯,頓時隻覺驚為天人。
這麼短時間內便能想到這麼好的辦法,一舉數得,簡直是天才。
自從闕摯弘揮兵造反,朝中大亂,各國就開始惦記他們北闕這塊肥肉,若不是攻打東盛一事還沒有結束,隻怕這些國家早就按耐不住趁火打劫了。
闕修堯這一招,起碼可以起到一個震懾的作用,讓這些國家不敢輕易打他們的主意。
群臣越發覺得讓闕修堯當這個皇帝,果然是正確的。
既然登基大典要大辦,那必須重新挑一個良辰吉日,不過欽天監算來算去,二月份也隻有二月二日、二月十八日看起來不錯,不然就要等到三月,可是朝中群臣卻不敢等太久,怕事情遲則生變,於是眾人商議一番,索性將登基大典訂在二月十八日。隻是這樣的話,闕修堯和蘇季菲的大婚就隻能再另擇吉日。
闕修堯倒是不急,但是他覺得應該問問蘇季菲的意思。
當天晚上,闕修堯便瞞著所有人,換上一身白衣跑去爬蘇季菲院子的牆頭。
蘇季菲看到他時很意外。
“你怎麼來了?”
闕修堯二話不說,一進門,就直接將人摟緊。
蘇季菲驚訝得張了張嘴巴,有點被嚇到。
“怎麼了?”
闕修堯剛從宮裏過來,懷抱有點冷,蘇季菲屋裏燒著地龍很暖和,所以並沒有穿厚衣服,結果驟然被這麼結實一凍,當即冷得牙齒有點想打顫。
“沒什麼,就是有點想你了。”
蘇季菲微微一愣,心裏頭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暖流,迅速暖了起來。
她剛剛還以為闕修堯是政事處理得不順心,還在替他擔心著呢,沒想到闕修堯沒頭沒腦直接就扔過來一句表白,弄得她小心肝撲通撲通直跳,有些亂了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