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蘭琪和衛宜寧走在隊伍的最後邊,進了後宮,自有各處的宮女過來帶路。
如今聖上除去夭折的皇子和公主外共有四位皇子六位公主,大皇子就是太子,和二皇子都是皇後所生。
三皇子本是一位采嬪生的,且自幼喪母,由徐貴妃撫養長大。
徐貴妃後來又生了四皇子,如今才九歲。
公主中大公主二公主都已大婚,三公主號芳華,今年已經十七歲了。她早幾年就選了伴讀,一個是嚴家的姑娘,名喚依依。
另一個叫虞珊,當年虞家被卷入了一場大案,祖父和父親都蒙冤賜死,隻剩她一個孤女。
後來真相大白,皇帝心懷愧疚,便命人把她接入宮中,因此她是自幼在宮中長大的。年紀和芳華公主相近,自幼便常在一起。
四公主號玉華,是徐貴妃的女兒。今年十五歲,按理早該選伴讀的,但她生性不愛讀書,前年染了病,便就勢一拖再拖。
因今年其他幾個比她小的公主都要選伴讀女史,她沒法再推脫,勉為其難地選了盛少傅的獨生女盛慕冰和徐貴妃的侄女徐知惜。
五公主號慶華,比玉華公主小一歲,她的出身算是最低的,生母姓劉,是宮女出身,生了她後獲封貴人。後來曾生過一個皇子,但未滿三朝就夭折了,這事對她刺痛極大,所以到現在劉貴人都有些恍恍惚惚的,每年春夏之交都會發病。
慶華公主的伴讀一個是孫茗茗,另一個叫白雯,其父近年才從地方調任到京城。
英華公主最小,今年隻有十二歲,她和三公主都是陳淑妃所生,之前和胡聰一同去智勇公府的陳國老便是陳淑妃的父親。
英華公主的兩個伴讀比她大不多,比衛宜寧等人都小個兩三歲。都是清貴門第出身,祖父均是大學士,一個叫席筱竹,一個叫樓婉。
端敏郡主也早該選女史的,可她也討厭讀書,最不耐煩規矩,皇後又寵她,許她合著自己的心意挑選。
端敏郡主一直沒遇到滿意的,這事情便一再耽擱。
惠英姑姑把眾人領進後宮,叫各處的宮女把進宮的女史們都領去各處。
宮裏的規矩,伴讀的女史無論吃住都和各自所跟的公主郡主在一處,因此衛宜寧和韋蘭琪去了端敏郡主在宮中的住處綴錦塢。
端敏郡主在宮外也有府邸,其他公主則隻有大婚之後才會有。這更顯得端敏郡主身份特殊,因此人們都說她比正牌的公主還要受寵。
其餘人也都奔各處去了,芳華公主住的是凝香齋,玉華公主住的是含嫣閣,慶華公主住的是籠毓苑,英華公主住的是浣黛居。
給衛宜寧她們帶路的是綴錦閣的小宮女盼兒,宮裏規矩多,這小宮女還沒有衛宜寧大,但卻規規矩矩,舉手投足都像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一邊走一邊輕聲細語地對衛宜寧和韋藍琪兩個人說道:“二位姑娘今日頭回進宮,咱們先到住處把行李歸置歸置,認認院子。等明早兒聽常嬤嬤說了規矩,再去拜見太後皇後和幾位娘娘。”
“這宮裏的主子少說也得有幾十個,要一一見過來得什麼時候?”韋蘭琪咋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