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春歸無覓處,故而年年餞春歸。
四月二十八,荼靡花事了,花神歸位,人間芳菲謝盡,北鬥指南,轉入夏季。
閨閣中於是有餞春之俗,又稱送春。
在這一天女孩兒們都要盡心地打扮,務要花枝招展,以示隆重。餞春宴上花食為主,以茉莉,玫瑰,桂花等花做成各樣吃食,或糕餅或粥湯,香氣馥鬱,滋味甘甜。
就連酒水都要合歡花釀的酒才行,桌上的器皿更是要與花草有關,什麼蓮花盤、葵口碗、荷葉盞、榴花盅,不一而足。
餞花宴上還要鬥草,鬥草本來就是閨閣中常玩兒的遊戲。顧名思義,是以花草做鬥,最終以數量多或有奇花異草者勝出。
這本是興起於前朝端午的玩法,到了大周朝,因有餞花宴,於是便在宴上鬥草,似乎更應景一些。
而餞花宴已婚女子是不參加的,隻有未出閣的女子們聚在一處。
因此這天早上眾人起的比平時要早些,為的是精心裝扮。
而後還要到禦花園去采摘花草,為稍後的鬥草做準備。
衛宜寧早起忍不住笑道:“說是進宮來做伴讀,可進宮也有幾日了,竟和讀書還沒沾上邊兒。”
韋蘭琪也笑:“你也明知這讀書不過是個幌子,自來公主們打小兒就已經有保姆教著讀了《女經》、《烈女傳》等書,也都習了字。十二歲後再由弘文館的老學究講四書五經,那其實也不過是聽聽罷了。你還真當要做學問呢!”
兩個人梳妝打扮過了和端敏郡主一同到後花園去采花,這些事自然可以交由身邊的宮女去做,但若是那樣豈非少了許多樂趣?
自來習俗便是如此,譬如五月插艾,重九登高,非得親力親為不可。
“這時候玫瑰薔薇開的最好,”端敏郡主伸手采了一朵紅心白瓣的薔薇花,拈在手裏說道:“這花俗稱美人心,倒也恰當。”
“這綠玫瑰在別處沒有,”韋蘭琪指著旁邊的一叢綠玫瑰說道:“我在家時就聽說禦花園有這麼一株番邦進貢來的綠玫瑰,果然特別。”
衛宜寧也說:“這皇宮果然與眾不同,若是在別處,有些花兒早都已經開敗了。”
“你們不知道,這些花匠們幾輩子就耗在這禦花園裏頭,把那些草木的性子都研究的透透兒的,怎麼樣能讓花期提前,又怎麼樣能讓花期延後,或是許它結果不結果,甚至還能晝夜顛倒。
前年玉華想看曇花開,可夜裏又熬不住。有一個姓陶的花匠便想出了個辦法,搭了個棚子,養了十幾盆曇花在裏頭,白天全用黑布遮住一絲光也不透。到了夜裏,則點起幾十支蠟燭,把那棚子裏照的亮晃晃如白晝一般。如此過了幾十天,那曇花真的就在白天開了。
貴妃因此重賞了那花匠,玉華也算是在白天看曇花的第一人了。”
三個人邊走邊賞花,轉過來恰好遇見了孫茗茗和白雯。
兩個人忙向端敏郡主見禮,郡主問道:“怎麼不見慶華?”
“公主在那邊逗孔雀呢,我們就到這邊來了。”白雯一笑臉上便顯出一對梨渦,很是乖覺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