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鍾是不能送的(2 / 2)

李東陽:“太神奇了。殿下,這個做大一些的話是不是就可以不用牛馬自己走呢?”

“那還不行,需要找新的動力才行。機簧的能量畢竟有限也不持久,用在鍾表上還行,用在大型工具上就力所不及了。況且你總不能走一段路就擰一下機簧吧。三位大人莫急,國學館的教習們正在研究,相信以後會有好辦法的。”

三人看著滿屋子的好東西,摸摸這個碰碰那個每樣都愛不釋手。謝遷站在一麵大鏡子麵前搔首弄姿,甚至把臉貼在鏡麵上看。

“殿下,此物照人纖毫畢現和真人無異,難道這是仙家寶貝嗎?”

“嗬嗬,不是。這就是用玻璃加水銀製成的,就是鏡子。不過比銅鏡的效果好太多了。大明缺銅啊,要是用玻璃鏡子代替銅鏡那得省下多少銅啊,可以鑄造不少銅錢呢。”

“對對對,果然是好東西。”

四人邊走邊聊,當走進一處偏僻的作坊的時候,謝遷剛要上前卻被朱厚照一把攔住。

“謝大人小心,此處危險,進入此處身上不能有鐵器。”

“這是為何?”

“這裏是火藥實驗室,沒見這裏偏僻,四周都用土山包圍嗎?就是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此乃軍國重地,由錦衣衛專員把手,就連孤也必須辦理手續摘下隨身器物之後才可進入,我們不妨到別處看看。”

四人又來到一處煙熏火燎的作坊,隻見一個大爐子正冒著黑煙和火星,火紅的鐵水順著凹槽流出灌進砂模裏。一個三十出頭的人正在指揮匠人們勞作。朱厚照一招手,那個人就跑了過來。

“殿下來了,這裏悶熱還請殿下和三位大人到外麵說話。”

劉健:“你不是曾尚書的三子嗎?你叫哦老夫記得你叫曾賢。”

曾賢:“劉伯父說的是,小侄正是曾賢。”

劉健:“你不在家中好好讀書,跑到這裏和匠人混在一起作甚?”

曾賢:“伯父有所不知,小侄進入國學館之後除了攻讀經史子集之外,還要研修一門專業,我選了鑄造,所以必須經常到作坊裏實驗。對了殿下,您說的鋼絲我已經做出來了,就是不知合不合用。”

“太好了,拿來我看。”

朱厚照接過一段鋼絲,雖說這鋼絲的材質無法和現代相比,也顯得粗大了不少,但這畢竟是大明第一根鋼絲,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可以說能夠做出鋼絲,很多機械加工中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比如可以製作不同規格的滾珠,有了滾珠軸承的製作就不是問題了。有了軸承那馬車的效率將會成倍提高,在鍾表印刷等等行業裏鋼絲的作用也很重要。在軍工製造上鋼絲的作用也很大,先進的武器不提,單說強弩,如果換上剛絲製成的弦那威力射程幾乎和現代槍械沒啥區別。

朱厚照很滿意曾賢的研究成果,曾家老大走的是傳統讀書人的路線,那是要在將來頂門立戶的,這老三就繼承了曾鑒的手藝,也是曾家家族的手藝,那就是金屬鑄造。在現代有兩樣材料是不能缺少的,一個是號稱工業血脈的石油,一個就是號稱工業筋骨的鋼鐵。在十九到二十世紀一個國家的鋼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標誌。就目前而言石油的應用還不具備條件,但是鋼鐵冶煉鑄造技術還是可以加以完善改進的,曾賢就是朱厚照心中擬定的未來的大明帝國的工業部長。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呀,到了大明朱厚照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更深了。別的不說一支裝備了步槍、機槍和火炮的軍隊,和一支純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作戰,在兵力相等的情況下誰輸誰贏,那是連想都不用想的事情。應該說大明在這方麵走在了時代的前列,當時世界上第一隻純火器部隊就是大明帝國的神機營,比歐洲最早的成建製火器部隊西班牙火槍兵還要早一個世紀。隻是後來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火器研究停滯,才逐漸被西方超越。可就算這樣在辮子朝時曾經發掘出廢棄的明軍堡壘,在其中竟然發現了開花彈,而此時清朝最精銳的火器部隊火器營還在使用實心炮彈。可以說中國明清時代的熱兵器研究是一個逐漸減緩到停滯的過程,到了清代竟然出現了後退。東方大國在後退,西方在不斷前進,這一退一進之間的差距給中國近代曆史帶來了不可彌補的損失,應該說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中國人是體會最深的,所以朱厚照下定決心補上這缺失的一課,就從現在開始。

四人離開國學館的時候,謝遷支支吾吾的對朱厚照說:“殿下,那座鍾實在是嗬嗬,那鏡子實在是嗬嗬。”

厚照:“鏡子和座鍾已經給三位大人準備好了,鏡子是學生的一片心意,這座鍾嘛,三位大人還需付錢。”

劉健:“這是為何?”

厚照:“難道三位大人希望孤給三位大人送鍾嗎?”

三人:“呃,我等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