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外十裏長亭,秋末冬初寒風蕭瑟,路上行人匆匆忙忙的趕路,但在長亭之外卻有將近三千餘人等在路邊。這些人中有五百永寧軍,還有兩千多匠人及其家眷。由於準備工作充分,這些匠人都換上了厚實的衣服,每家每戶都有一輛牛車運東西。從牛車上的裝載的物品就能看出,大明匠戶們的日子有多寒酸。一輛牛車本就不大,就算這樣都沒裝滿。不過匠戶們的精神都很好,他們互相聚在一起聊著對今後新生活的向往。孩子們跑來跑去嬉鬧著,清脆的笑聲給這蕭瑟的初冬平添幾分喜氣。
也有的小閨女小小子,坐在車上啃著點心。在過去,他們的父母是絕對不會給他們買的,不是舍不得而是窮,沒錢買。這些匠戶就是朱厚照從國學館派往永寧的教習,他們的頭就是曾賢。此去的目的就是要按照朱厚照的計劃,將永寧乃至整個宣府變成大明的工業基地。為了這朱厚照真是不惜血本,在永寧給他們建好了家園,也建好了工廠和實驗場地,這些匠戶的待遇也不低,俸祿最低的也和永寧縣令一樣。這些人都是技術骨幹,每一個都是朱厚照的寶貝,所以花多少錢厚照都不心疼。
曾鑒摸著曾賢的頭,仔細為他掩好衣襟,又把一件大氅披在曾賢身上。
“賢兒,此去一路小心,殿下給你的資料務必妥善保管不可缺損。到了永寧抓緊時間安裝熔爐,早一天開工殿下的大業就能早一天完成。遇到為難之事就寫信告訴爹爹,實在不行我就親自到永寧去,不管怎樣也要把殿下交代的事情做好。邊疆苦寒,你也要多注意身體啊。”
“父親,您也要保重身體,您說的話兒子都記住了。父親放心,兒此去如不功成就絕不還家。”
曾鑒一把抱住曾賢拍著他的肩膀說:“盡人事聽天命,家還是要回的,否則你母親該傷心了。”
“是,兒子謹記父親教誨。父親,殿下為何還不到?”
“莫急,殿下既然答應來送你們,就一定會到的。”
話音剛落,一騎煙塵衝出城門直奔長亭而來,朱厚照來到長亭之外一勒馬韁,他胯下雪白駿馬人立而起發出唏律律的長嘯。眾人蜂擁而上,將厚照圍在當中,曾鑒伸手將厚照服下馬來。
“殿下不必如此匆忙,若是摔了就不好了。”
“孤著急呀,怕趕不上送你們。”
曾賢:“殿下不要著急,大家都想見殿下一麵再走,都等著呢。”
朱厚照連忙拉住這個拍拍那個,又來到每家的牛車前仔細查看。就在這個時候,上百輛裝得滿滿的四輪馬車隆隆駛了過來,停在眾人身邊,五百京營將士緊隨其後。朱厚熜、唐伯虎、吳承恩、常勝、藍星也先後趕到。
朱厚照:“常勝,這五百京營精銳就交給你了,到了永寧編入永寧軍作為火器部隊的種子和教官。”
“末將遵令。”
“永寧縣令何在?”
“臣在。”
“命你一路照顧教習及其家眷,不得少一人病一人,若有差池提頭來見。”
“臣遵命。”
“各位教習,孤將大任托付給你們。飲了這碗酒,此去多加珍重,待功成之日,孤定要擺酒設宴以酬諸位之功。孤在這裏向你們保證,有朝一日,孤一定讓你們,讓天下匠師抬頭挺胸做人,讓你們的後世子孫以你們為榮,讓你們的名字永載大明史冊。諸君,共飲!”
“謝殿下!”
所有人齊聲高呼喝下碗中美酒,曾賢走到朱厚照麵前說:“殿下雄心可昭日月,殿下待我等恩同再造,我等願為殿下效死。”
所有將士和教習全都齊刷刷跪在地上,齊聲喊到:“願為殿下效死!”
“都起來,起來。你們是孤的寶貝,也是大明的寶貝。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大明的昌盛就從你們,從孤,從永寧開始。孤代陛下,代大明感謝你們。”
說完之後朱厚照撩袍跪倒在地,眾人慌忙跪倒。
“殿下~~~~~”
很多人感動的哭出聲來,朱厚照是當朝太子,是未來的皇帝,他能夠向被士大夫階層視為賤戶的工匠們下跪,可見厚照對這件事是多麼的重視,對工匠們的期望是多麼的高。在這一刻全體工匠恨不能把自己的一條命交給朱厚照,不為別的隻為這一跪,隻為朱厚照能夠尊重他們,給他們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曾鑒心潮澎湃,他也曾為匠戶們爭取過,怎奈他勢單力薄,沒法和整個士大夫階層抗衡。如今有了太子的支持,曾鑒覺得腰杆立刻硬了,他擦著眼淚扶起朱厚照。
“殿下,殿下的心思大家都明白,請殿下放心,我等定當盡心竭力,為殿下、為大明傾盡全部心血。殿下,就請殿下等著功成的好消息吧。”
“請殿下等著我們功成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