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內太康一邊搖晃著朱厚照,一邊撒嬌。
“哥哥~~,你陪我玩回去吧,人家一個人悶死啦~~~”
“承恩呢?沒陪著你玩嗎?”
“他去找唐祭酒了,今天是他上課的日子。”
“那小蔥呢?”
“哼!別提他了,剛才他還在你書房裏東翻西找,說是要看看有沒有新叢書。我說要他陪我玩,話還沒說完呢他就不見啦,秀荷說他抱著一摞書跑得比兔子還快。”
“榮榮啊,這就是人品問題呀,為啥哥哥我讓他們幹啥就幹啥,讓他們趴著他們絕對不敢站著呢?”
“你是太子嘛,他們的那當然都聽你的啦。我就是個公主,沒權沒錢的,誰聽我的呀。哥哥~~~~~~,你今天不陪著我玩我就躺你桌子上不下來,哼!”
楊廷和看著兄妹倆在自己麵前表演,知道這是給自己看的。早在不久之前,朱厚照就想出宮去看看,不去別處就去上玄宮。
弘治帝冊封上玄真人為國師之後,朱厚照就明白一定有人把上玄真人舉薦給了弘治帝,而且近來弘治帝精神頭很足,臉上也泛出不健康的紅色。朱厚照知道,這定是吃了丹藥的緣故。藥膳飲食調理作用沒這麼快,也不會讓人精神頭這樣足,那些丹藥說白了就是通過藥物刺激,把人體內的潛能和精氣神激發出來,現在看來是挺精神的,但是實際上是涸澤而漁的做法。而且那丹藥必定會是越吃越多,否則達不到現在的效果。越吃身體越差,身體越差就越要多吃丹藥,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毀壞身體的各項係統機能。
朱厚照不能明著反對弘治帝的決定,隻好暗中行事打算把上玄妖道的真實嘴臉公布出來,讓弘治帝明白上玄妖道也是騙人的。連日來錢寧帶著錦衣衛已經開始收集上玄妖道的各項違法證據,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真是觸目驚心。上玄宮憑借著弘治帝的寵信和李廣的扶持,在京城中壞事做絕,侵占他人資財、欺男霸女的事情沒少幹,甚至還有逼死人命的罪行。由於上玄妖道是陛下親封的國師,又有李廣左右周旋,出了這類案子隨便找個手下頂罪花點錢打點就沒事了。
現在上玄妖道在京城中也算一號人物,這廝有一回喝醉了曾經當著他弟子們的麵說:“大明天下,除陛下和李公公之外,其餘人皆是我等肆意奴役之人。”
你說這不是作死的表現嘛,這就是小人得勢的典型嘴臉,上玄妖道也不想想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皇帝是那麼好騙的嗎?沒發現的時候你怎麼折騰都行,一點被皇帝發現一龍爪拍下來,立馬變成一堆渣渣。上玄妖道最不應該的就是不懂見好就收,他現在一定以為自己得了上古真傳,真成了半個神仙。當初朱厚照折騰那幫妖人的時候,上玄妖道也是被嚇得不輕,現在得了勢竟然敢把太子不放在眼裏,朱厚照不收拾他還收拾誰呢。
楊廷和:“殿下心係陛下安危,也就是為大明江山社稷著想,臣豈能不支持。殿下,臣和殿下一起去。”
朱厚照:“師尊,妖道妖言惑眾,欺我朝中無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孤必欲除之而後快。如不這樣,父皇危矣。”
“殿下不必多言,臣全聽殿下安排。”
“多謝師尊,藍星、錢寧點齊人馬殺奔上玄宮。”
在此有必要澄清一下,上玄真人雖然掛著道士的名,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道教中人,所幹的事情和道教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說他是個妖道絲毫都不過分。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認為“道”是“虛無之樂,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成的。道教信仰中與“道”並提的是“德”,道教經書中解釋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經》中說:“德言得者,謂於道果。”所以道教規定信徒要“修道養德”,相信修道可以擺脫塵世的疾苦煩擾,生活安樂,這是一種精神修煉,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達到清靜無為的出世境界。因此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修道的方法有很多,如祈禳、存思、養性、內丹、外丹等等。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修道,無非是求“清靜無為”、“離境坐忘”,都需要安靜,不受外界幹擾。大部分道教徒為了避開嘈雜的城市,紛紛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修道。所以雖然城市中也有道觀,但大部分道觀也同佛寺一樣位於安靜、空曠、風景優美的山林之中,與世俗繁華隔絕,極力營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修道者在這樣的環境清修,返璞歸真,清心寡欲。吃自己種的蔬菜,飲山中泉水,時間長了自然集天地靈氣於自身,成就仙風道骨,益壽延年。同時優美的環境對於尋訪名道的病人而言也大有裨益。山上空氣清新,住所幽靜,正適合病人靜養。聽風聲鳥鳴,看日升日落,參拜神仙,觀摩法術,心病一除,身體自然恢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