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送禮就要送到位(1 / 2)

在楊一清一再堅持之下,朱厚照隻得站在路邊看著他遠去。楊一清十步一回頭,每次回頭都能看見太子站在路邊向自己招手。楊一清的眼淚順著麵頰滑落,他舉起袖子拭淚,沒想到卻發現身上的裘皮袍的裏子上貼著不少金邊的紙。楊一清揭下一張一看,隻見上麵印著金色盤龍紋,抬頭橫排一行小字“大明金龍銀行本票,銀行所屬各支行見票即兌”,下麵豎行一列打字“現銀壹萬兩”。這樣的本票竟然有十張之多,也就是說朱厚照送給楊一清十萬白銀。

金龍銀行就是朱厚照費盡心思建起的,大明帝國皇家銀行的試驗版。本來朱厚照打算一步到位,奈何謝遷劉健等人奮力阻撓,就好像朱厚照要把他們家閨女搶走一樣,對此弘治帝也是愛莫能助,所以朱厚照隻得退而求其次,自己找來皇親國戚、世家名流、還有京城富商集資辦銀行。商人的眼光是最毒辣的,他們一下子就發現了其中的玄機,不出幾天,不少人帶著銀子哭爹喊媽的來找朱厚照,不要都不行。於是乎,世界上第一家參照現代金融體係運營的銀行誕生了。金龍銀行就是它的名字,這招牌還是弘治帝禦筆親題,金龍銀行自誕生之日開始就被打上了大明帝國國家銀行的印記。

金龍銀行資金充足,人才濟濟,靠山強橫,背景深厚。所以業務網點發展很快,但不知為什麼,朱厚照卻把重點放在了九邊重鎮。大明九邊這些偏遠之地,第一次成為大明朝除了京畿之地意外,建立金融體係的重點地區。而南方富庶之地反倒落在其後,除了像南京蘇杭以及沿海港口等幾處重點地區之外,其他地區銀行業務的開展都是穩紮穩打,像南昌府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銀行是幹啥的。

金龍銀行對外發行的代金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小額密押銀票,另一種就是楊一清手中的金邊密押本票。本票適用於大宗彙兌交割,銀票自然就是日常小額流通所用。

楊一清不明白太子為啥給自己錢,而且他又發現一張字條,這是太子殿下寫的。

“孤素聞楊卿正直清廉,不肯損公肥私。孤既喜且憂,喜的是楊卿清廉乃百姓之福,憂的是楊卿不愛惜自身。故此孤以此相贈,並保證每月按時給楊卿撥款。此款作為楊卿補充衙署糜費、為百姓謀福祉之用。同時也是孤給楊卿補身體的用度,楊卿萬勿推辭。須知凡是用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叫事兒,今後楊卿無論是在政務上還是私人需要,隻要缺錢均可向孤索要,孤絕不推辭。”

楊一清捧著這張紙感動的眼淚嘩嘩的,大明官員的俸祿說實在的真不高,這是朱元璋建國的時候定好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基本工資是死的,但是後來曆代大明皇帝巧立名目發各種補貼,這才讓高管們不至於與過得太寒酸。像著名的海瑞為了表示自己的清廉,不要補貼隻領工資,名聲是挺好可是日子過得實在淒惶,一年也吃不了幾次肉,可見大明官員的俸祿實在是不高。

如今朱厚照以十萬白銀相贈,就算是楊一清天天山珍海味也足夠吃幾年的,何況朱厚照還保證以後每月都有,更重要的是朱厚照特意說明這錢就是給你的,你可以用在公事上,也可以用在私事上。總之錢給你了就大膽的花,不夠還有。你說誰碰上這樣的好領導,誰不激動,誰不玩命工作呢。

“大人,殿下還在送大人。”

侍從提醒楊一清,楊一清回頭一看隻見路旁高坡之上,太子殿下立馬端坐頻頻向他揮手。楊一清痛哭失聲,滾鞍下馬,跪拜於道旁。

“殿下~~~~~,一清願為殿下效死!”

“叮。恭喜老大,楊一清晉級死忠。”

“艾瑪,終於叮了,這老楊也真是的玩啥不好偏要玩深沉,你看江彬多好,一把手弩就死心塌地的跟著咱。常勝也是,三頓飽飯就給咱賣命。這老楊雖說成本高了些,不過日後這費效比可比江彬、常勝高太多了。值,這錢花的值,不枉我三十裏相送。八萬呐,孤三十裏相送別一清是不是一段佳話呀?”

“絕對的老大,不僅現在,今後都是一段佳話,而且是基情四射的佳話呢。”

“八萬,你該好好讀書了,再敢這麼說話本太子就強製刷新你。”

“是是是,老大我這就去讀書,這就去讀老大親手所寫的新版金瓶梅去。”

厚照:“呃,沒文化,當惡霸。你也就是個下流齷齪坯,係統管理的素質亟待提高哇!”

楊一清當然不知道朱厚照在嘀咕啥,此時此刻太子已經深深的紮根在他心中,成了一座豐碑和大山。楊一清翻身上馬,感覺渾身充滿爆炸般的力量,直欲趕緊上任大展拳腳,這感覺就如他新婚之夜上床吹燈的時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