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元年正月初一,清晨。
乾清宮內一座裝潢精美名曰四季花開的豪華大座鍾發出哢哢的聲音,當時針分針都指向寅時的時候,哢噠一聲,座鍾頂端的小門打開,六個木雕彩繪仙女手捧鮮花魚貫而出,隨即先是一陣啾啾啾的清脆婉轉的黃鶯鳴叫,之後就是悠揚的樂聲“東方紅、太陽升……”
隻是樂曲啊可沒有詞,這可是朱厚照還沒來大明之前,還是頑童的時候,每天早上把他全家從睡夢中喚醒的曲子。隨著曲聲的響起,紫檀架子上的一隻渾身雪白,尾羽又長又漂亮的大鸚鵡睜開小圓眼睛兒喊了起來:“陛下該起床啦,陛下該起床啦,雪雪餓啦,餓啦……”
秀荷領著兩個宮女走進東暖閣,劉瑾、張永、馬永成、穀大用等八人忙碌地準備著早膳以及早朝的儀仗。司禮監掌印太監王越,墊步來到西暖閣門口壓低嗓音說:“啟稟太後,時辰到了。”
“哀家知道了,皇帝起來了嗎?”
“太後,陛下昨夜睡的很晚,這會兒像是還沒起,不過秀荷已經去叫了。”
“嗯,哀家這就過去。榮榮,還不起來看看你皇兄的樣子?”
“嗯~~~,人家還困呢,再睡會兒。呼呼……”
“這個懶丫頭。”
張太後在兩個宮女的攙扶下走出西暖閣,兒子成了皇帝,親娘自然就升級成了太後。自打弘治帝駕崩葬入泰陵之後,母子三人這半年來的的哀思也漸漸變淡。死者長已矣,活著的還得繼續過日子不是。不過朱厚照是個孝順孩子,稱帝之後搬回乾清宮東暖閣,按理張太後應該搬去慈寧宮,但是朱厚照就是不肯,非要太後和太康公主還住在西暖閣,說是這樣可以隨時和太後見麵,方便照顧母親和妹妹。這是仁孝之舉,雖不合禮製但合乎人情,朝中大臣也是讚譽有加,張太後還能說什麼呢?丈夫剛去她也不願意和兒子分開,再說朱厚照還沒大婚,太後住在乾清宮也是可以的。
“太後。”
劉瑾等人一見張太後出來慌忙跪倒,張太後點點頭說:“起來吧,今個兒早膳都準備了什麼?”
劉瑾答到:“回太後,有米粥、小菜、雞蛋、牛奶、豆漿、發麵餅還有各式糕點。陛下起得早奴怕吃油膩的不好克化,所以沒準備油餅。”
“嗯,有這些就行了,先帝在時每天早膳也是很簡單的。你們仔細著些,這是陛下登基以來第一次大朝會,務必要盡心伺候。”
“是。”
張太後走進東暖閣,當她一眼看到正在大落地鏡前搔首弄姿的朱厚照的時候,一股暖流湧上心田,嘴角微微上翹,眼中滿是慈愛。
明代的服飾麵貌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明朝的服飾形製之繁雜,紋彩之斑斕,質料之多樣,裁製之精巧都超過了以往各代,明朝成為中國曆代服飾登峰造極之黃金期。
大明皇帝的日常服裝是龍袍,上麵繡著龍紋、翟紋和十二章紋,一般以黃色紗羅製成,配金冠也就是翼善冠,即用烏紗帽於外,冠後立有折角一對,末端朝上,冠之後山正麵還保留有類似早期襆頭係結、係帶的裝飾,在隆重的場合就需要戴用金絲編成的金翼善冠。
不過由於今天是朱厚照稱帝以來第一次大朝會,所以要穿祭祀時才穿的禮服,戴冕冠。皇帝禮服則仍保持上衣下裳的古製,由玄衣、纁(xūn)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xì)等組成。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袖口、衣襟側邊、裾都是本色。纁裳織藻、粉米、黻(fú)、黼(fǔ)紋。這些紋飾合稱十二章紋。
冕冠是君權神授的象征。它是在一個圓筒式的帽卷上麵,覆蓋一塊木製的冕板。冕板前圓後方,象征天圓地方;冕板上麵塗青黑色,下麵塗黃赤色,象征天玄地黃;用五彩的絲繩把玉珠串起來,掛在冕板的前後,象征歲月流轉;用絲棉做成球飾,垂掛在耳邊,提醒君王不能聽信讒言。大明天子的冕冠戴在頭上時要前低後高,象征大明天子對百姓的關懷,這也是\"冕\"字的本意。
朱厚照此時正在對著鏡子,平伸雙臂自我欣賞。
“帥啊,朕咋就這麼帥呢?朕要是個美女一定會被自己迷死的。秀荷啊,朕的日月七星龍泉劍呢?”
秀荷已經笑得滿臉通紅了,好在對於朱厚照的自戀情節她已經免疫了,她一邊給朱厚照整理腰帶一邊說:“陛下,您的佩劍叫巨闕,還是您自己仿照古劍形式打製的呢,七星龍泉劍那是道士才用的呢。”
“哦對,朕記錯了,是巨闕。秀荷還是你記性好,來,嘴兒一個。”
“陛下~~~~~”
“都老夫老妻了,還有啥不好意思的呢?小荷荷,嘴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