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朝會(三)(1 / 2)

大明正德朝的大臣們,注定是要不斷的接受新鮮事物衝擊的。應該說參加大朝會的官員著實不少,大大小小算在一起至少不下兩千人,奉天殿再大也是容不下的。所以曆來大朝會都是內閣閣老、六部尚書以及五品以上官員、督察院長官和禦史,若有地方布政使、總督或者巡撫恰在京城的也是可以進入奉天殿麵君的。至於五品以下的官員,隻好屈尊在大殿外候著。

但是今年的大朝會實在是讓人大開眼界,進殿的先不說,單說在殿外的官員們。他們排好隊伍,心中暗暗埋怨那些五品以上的官員,尤其是埋怨謝遷。陛下都說散朝了,你還不罷休,有事不會單獨找陛下嗎?感情你們不用站在外麵吹涼風。正埋怨著的時候就見張永領著一幫太監端著馬紮送過來,一人一個不偏不向,還在四周搭起布帳。

這在以前這是不能想象的事情,就算是待臣子寬厚的弘治帝都沒敢這麼幹過,那必須是大朝會開多久就站多久。以至於以前出現過開完大朝會病倒一大片的景象,尤其是這歲首的大朝會。現在是正月初一呀,北京的冬天還是很冷的,奉天殿前麵地勢開闊,這小風一吹渾身寒冷徹骨。待在殿外的官員都盼著大朝會趕緊結束,不過有之前禦史們那麼一鬧,估計是不會太早散場了。

這些官員原本盼望著皇家歌舞團別撤走,有他們擋著寒風還能舒服點兒。可是皇家歌舞團陸續撤離著實讓他們失望,現在有太監們送上馬紮,還在周圍搭起布帳子,著實讓這些五品以下的官員門欣喜若狂,有這布帳子擋著寒風,還有馬紮可以坐,至少不會病倒一大片了。

驚喜還在繼續,張永領著太監挨個為這些官員送上熱騰騰的粥,還給每人披上一件披風。雖說隻是普通的布披風,但是就這麼一個舉動就讓這些官員們感到由內到外的溫暖。

有位認識張永的戶部官員問到:“張公公,這是陛下安排的嗎?”

“是啊,陛下耽心各位大人在外麵受不了,特意安排雜家照顧各位大人。”

眾官聞言個個流淚,紛紛跪倒在地望闕叩拜:“臣等謝陛下隆恩!”

這發自內心的感謝聲整齊而洪亮,聲音一直傳進大殿內,正和朱厚照玩大眼瞪小眼的謝遷,以及方才還在叫囂不合禮製的劉健立刻卡殼了。原來眾臣進殿之後發現大殿內整整齊齊擺著座椅,最前麵一排顯然是給閣老六部尚書和都察院大佬們準備的,椅子中間還擺著小條桌,一碗碗熱茶正冒著熱氣。其他人的座椅按照所屬部門,品級都貼著字條,看來準備工作做得很細致。

謝遷一見當然心中不爽,好好的朝會製度為啥要改,他和劉健對視一下之後,立刻齊聲問朱厚照:“臣等不明白陛下這是何意?”

朱厚照坐在寶座上正準備聽大家感謝他呢,也沒太在意謝遷劉健的語氣。

“哦,謝卿、劉卿。朕覺得讓愛卿們站著著實辛苦,所以朕命人設置座椅,以後大朝會都照此辦理。怎麼樣?朕很細心吧,愛卿有沒有覺得很感動啊?”

謝遷:“陛下愛惜臣等,臣等深為感動。但是陛下,這和祖製不和還請陛下名人收回。”

劉健:“臣附議。”

厚照:“那些不近人情的祖製應該改一改,眾卿都是肱骨之臣,朕不愛惜怎麼行呢。先帝臨行前百般叮囑鎮,要朕善待百姓,善待朝臣,朕豈能不聽?”

劉健:“陛下啊,先帝所言善待朝臣是要陛下選賢用能,不可輕易處置大臣的意思,可不是讓陛下以此為借口違反定製的。”

厚照:“劉愛卿,你左一個定製,右一個定製的未免過於古板。須知國法不外乎天理人情,朕關愛臣子難道還有錯了?你們聽聽殿外的聲音,這可是群眾的呼聲啊。你們當年不也是他們其中一員嗎?難道忘了當初受的罪了?”

朱厚照說到這的時候,恰逢大殿外群臣望闕謝恩,所以這句話一下子讓謝遷、劉健沒詞了。這倆人恍惚覺得又回到了文華殿內教授太子的時代,那時候的朱厚照總是問題百出、強詞奪理,整得謝遷、劉健每次給朱厚照上課都如臨大敵。現在太子升級變皇上了,著今後還指不定會出啥幺蛾子呢。

李東陽連忙上前和稀泥。

“眾位同僚,陛下體恤臣子我等應心存感激才是,大朝會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我等不必過於拘泥形式,還是趕緊和陛下商討政務要緊。陛下,臣謝陛下。”

內閣首輔都這樣說了,眾臣隻能有樣隨樣。

“臣等謝陛下。”

眾臣紛紛落座,違製不違製先不說,坐著就是比站著舒服,眾臣也不傻早就不耐煩謝遷劉健借題發揮了。反正現在有位子坐有熱茶喝,養養精神看大戲。

朱厚照一見大家都坐下了心中高興,端起茶杯說了句:“眾卿,咱們君臣共飲一碗。”

這次連李東陽都發愣了,心道陛下這是要幹啥,這還啥也沒說呢就端茶送客了。大明官場有規矩,上官會見下屬的時候,如果端起茶杯說:“某某請用茶。”那意思就是說談話結束了,你該滾蛋了,那下屬必定馬上起身告辭。如今朱厚照不等群臣說話就端茶送客,的確是讓大家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