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主要的負責人已經敲定,朱厚照對自己這一番先抑後揚的做法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滿意。謝遷、劉健都是先帝留下的老人,在朝中根基頗深,有是受到先帝重用的老臣,想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就必須采取不同一般的方式。
君主讓臣子順從自己的方式無非是施恩和威壓兩種,威壓這種方式朱厚照已經試過,不僅取得不了好的效果,還會把群臣推向自己的對立麵。這對朱厚照來說是極不願意的,也對他的計劃十分不利,所以朱厚照選擇了施恩,當然方式比較另類,采取的是先貶後提。先貶就是讓謝遷等人對厚照大失所望,打消他們事事和厚照對著幹的念頭,也是讓他們冷靜下來,客觀公正的看待厚照的計劃。後提自然就是施恩的重要環節,像是謝遷等人雖說有些古板教條,但是一顆報國忠君之心是非常可取的,這也是朱厚照敢於采取先抑後揚這種方式的原因。
朱厚照相信,隻要對謝遷等人委以重任、曉以利害,以謝遷等人的精明,定會無條件的跟著自己的思路走,事實證明厚照這一把賭對了。謝遷等人不僅毫無怨言,而且已經開始自覺順著厚照的思路思考問題,並主動完善厚照的計劃,這才是厚照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承恩在艙室內的一麵木牆上掛上大明海疆圖,這張圖和以往的海疆圖完全不同,因為他更加精確更加詳細,整張圖都是用經緯線標注的。除了地名不同之外和現代地圖幾乎沒有什麼差別,這是厚照命令南八萬參照大明疆域圖結合現代地圖繪製成的。
朱厚照請大家坐好之後,用一根指揮棒指著海疆圖開始向大家宣講自己的設想。
“眾卿,我大明水師當前世界第一的海上作戰力量,它的起源是成祖(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大明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隻是大明帝國水師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
“而鄭和船隊是鄭和下西洋所組織的遠航船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規模的遠航船隊,也是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艦隊。鄭和船隊由200餘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將士二萬餘名,規模宏大,人員眾多,組織嚴密。所以說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遠航船隊。據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鄭和船隊,在數量規模上是當今世界上最龐大的,在噸位體積上也是最龐大的,在裝備上更是世界一流的。在航海技術、通訊指揮和人員編製等多個方麵都是世界領先的,無愧於舉世無雙的艦隊這樣的美喻。”
“可惜的是,這樣一支重要的海上力量竟然因為某些人的思想狹隘、目光短淺,以及勞師糜餉耗費頗巨為理由就被擱置起來。劉大夏甚至還把寶船建造資料以及航海資料藏匿起來,好在他沒有銷毀,否則朕絕對不會把他留在兵部,也不會把他當作可以信賴的人對待。”
朱厚照說道這裏的時候,謝遷、劉健也不禁有些臉紅。要知道憲宗(朱厚照的爺爺,弘治帝的爹)年間曾經有過重啟下西洋的計劃,但是文官集團以各種理由阻止憲宗皇帝,這裏麵有憲宗時期國力衰弱的原因,也有南方個大家族勢力隻為自己謀利的原因,文官集團的首腦大部分來自南方,理所當然的成為南方各大家族的代言人。當然,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下西洋的確耗費巨大,但是誰也沒說給整個大明帶來的收益有多大。是不願意說,還是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大收益,這一直是個不解之謎,總之由於各種原因錯綜複雜的原因,充下西洋的計劃就此擱淺。
如今朱厚照重提此事,已經從思想上有所轉變的謝遷等人,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厚照看看謝遷等人的表情,微微一笑心中很是得意,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至少謝遷等人沒有立即蹦起來反對,而是耐心的聽著。
“下西洋之舉是不是真得耗費巨大得不償失呢?朕告訴大家,絕對不是。首先,我們回顧一下鄭和下西洋給大明帶來的好處。”
“鄭和七次下西洋,提高了大明的國家威望和地位,耀兵異域顯示大明強大的國力。許多國家紛紛派人帶著當地的特產,比如大象、犀牛、長頸鹿、獅子和寶石、珊瑚、胡椒以及香料等隨鄭和船隊來到京城,要求同大明建立藩屬關係,造就了大明萬國來朝的盛況。與此同時以鄭和下西洋為契機,更多的大明子民來到南洋,為南洋的開發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