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國公鎮九邊(1 / 2)

這一個月來陛下派一位鎮國公、威武大將軍坐鎮宣府總領九邊的消息,在宣府百姓中逐漸傳開。百姓們開始時三三兩兩的到鎮國公府門口看熱鬧,隻見九邊總兵、巡撫、都禦史、鎮守太監走馬燈似的來到鎮國公府,當甘寧總督朱厚熜、甘寧總兵仇鉞、宣府大同延綏三邊總製(宣大總督)楊一清、大同總兵常勝等來到宣府的時候,百姓們對這位鎮國公的身份議論得更加熱烈。

甘寧總督朱厚熜本身就是陛下的弟弟,深得陛下的信賴,小小年紀以甘寧總督身份坐鎮甘寧,那威風那氣派是一般的總督比不了的。新任宣大總督楊一清,那也是陛下眼中的紅人,就連陛下身邊最得寵的大太監劉瑾都不敢動他分毫,這不陛下剛剛提拔楊一清為宣大總督總製三邊軍務,這是多大恩寵啊。大同總兵常勝那更是陛下貼身侍衛出身,曾經接任延綏總兵,把個延綏一線守的風雨不透,如今剛剛上任大同總兵兼任延綏總兵,二十多歲的年紀官至兩鎮總兵,比當初的馬昂可厲害多了。

這幾位牛人大老遠的跑到宣府,恭恭敬敬的在鎮國公府門前報名而入,可見這位鎮國公的身份是極其尊貴的。百姓們議論紛紛,都說這位鎮國公絕對是當今陛下的親兄弟,之所以到宣府來就是為了統領九邊,保護九邊百姓的。

自打陛下設置宣永特區之後,宣府百姓的日子那叫芝麻開花節節高,看那些昔日連肚子都吃不飽的軍戶匠戶們,如今是蓋房子置業,每天紅光滿麵的,買東西給錢也痛快,可見收入不少。

如今永寧的皇家製造廠,已經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涵蓋軍用民用產品製造的聯合企業,招收的當地百姓越來越多。宣永百姓每家隻要有一人在皇家製造廠裏做工,一家人吃飽穿暖一點問題沒有。若是頭腦聰明的人通過拜師學藝成為匠師,那收入就和州縣官員差不離,宣永百姓們的日子想不紅火都難。要不怎麼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通呢。

如今宣永特區已經實行新的稅政,主要是鼓勵支持商業和工業,核定合理的商稅,降低農稅。如此一來百姓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因為農稅降低,農戶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而且看著意思這種新稅政正在九邊逐步推廣。

政策是好事壞百姓心裏最清楚,如此固本開源的新政,百姓們一下就明白其中的好處。中國的百姓是最淳樸的,誰對他們好,他們就信賴誰,於是宣府百姓們由衷的愛戴當今皇帝陛下。

百姓們知道自己見不到皇帝,於是就把這種愛戴轉移到鎮國公身上。每天早上,鎮國公府門前都有提著籃子送來蔬菜等食材的老百姓。而且是放下食材就走,給錢都不要。這件事被朱厚照知道以後,就讓唐牛和藍星每天早上端著一笸籮銅幣、銀幣啥的等著送食材的百姓來,守一個就給一份錢,並告訴百姓今後大明就花這個錢。通過這個舉措,無形之中把新幣製在百姓中推廣開來。

這天早上,百姓們提著籃子來到鎮國公府前,他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互相攀談著。

路人甲:“老哥,今天的魚很新鮮呀?”

路人乙:“那是,送給國公爺的東西必須是新鮮的。對啦,你家的舊銅錢換成新錢沒?”

“換啦換啦,新錢就是好哇,分量成色都足,絕對是好錢。我把家裏的錢都存到金龍銀行了,還能吃利息比存在家裏強多了。”

“就是就是,陛下真是替百姓著想啊。現在商稅提高,農稅下降,家裏又多了收成,再加上可以做工賺錢,這日子指定是越來越好啦哈哈哈哈。”

“就是就是。”

百姓們議論紛紛,鎮國公府前的守衛們也是笑眯眯的聽著,有相熟的鄉親還會打個招呼,百姓們覺得在公府前就和在自家門口一樣自在。

轟隆一聲側門打開,唐牛端著笸籮橫著就出來了。

“鄉親們呐,排好隊啊別著急呀,一個個來。”

“唐大廚,國公爺還沒起呢吧?我們會不會吵到他。”

“都跟你們說多少回了,見到國公爺一定要叫大將軍,國公爺就喜歡咱們這麼叫他。國公爺早就起來了,練完武藝就去了關城巡視,跟你們說哈,國公爺絕對是個親王,我看見國公爺的龍袍了。陛下還真是舍得,把自己的親兄弟派到咱們宣府來,這是要護著咱們讓咱們都過上好日子呢。閑話不說,開始收食材。老六,你先來。”

百姓們興高采烈的排著隊等著送菜領錢,一個個嘴裏不停念叨著陛下聖明,大將軍辛苦。就在這時府門大開,威風凜凜的儀仗魚貫而出,最前麵的旗牌上寫著“奉旨巡察九邊”,隻見隊伍中間一位少年官員走出府門翻身上馬。

唐牛笑嘻嘻的對少年官員說:“吳小大人,你這是要巡察九邊啊。”

吳承恩端坐馬上哈哈一笑說:“是啊,奉陛下旨意巡察九邊,查看防務、新政執行情況以及清查軍田,你忙本官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