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迅速平息了安化王的叛亂,準確的說這場叛亂還處在謀劃階段就胎死腹中,別人不知道其中的奧秘,隻是感覺當今陛下雖然年少卻頗為英明。當得知朱厚照在月亮山全殲韃虜兩千鐵騎,陣斬達延汗長子圖魯王子之後,安化軍民對朱厚照的敬仰猶如滔滔黃河連綿不絕。
安化王下獄,安化巡撫張貼告示,意思就是有冤伸冤有仇報仇,一時間被安化王欺壓過的百姓們紛紛湧到巡撫衙門申冤,安化王的財產都被用來安撫百姓,充斥軍資。安化軍民奔走相慶,那鞭炮聲從早上響到晚上。
朱厚照此時在巡撫衙門內並不感到輕鬆,全殲兩千韃虜騎兵,陣斬圖魯王子這是大勝,但是你殺了人家兒子,那達延汗肯定不會就這麼算了的。於是一道道聖旨從安化傳向九邊重鎮,一時間大明九邊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皇家製造廠打開倉庫,將連珠弩、連珠銃和野戰炮緊急送往各鎮,厚照也在調兵遣將,準備應對達延汗的瘋狂報複。
這個時候已經是草黃葉落的深秋時節,達延汗如果進攻就必須趕在冬季到來之前,否則嚴冬一到寒風肆虐,達延汗是沒有辦法和守在高牆壁壘裏的明軍長期對峙的。
在安化巡撫衙門後堂,緊張的軍事會議正在召開,武將當中以仇鉞為首主張主動出擊,尋找達延汗主力,聚而殲之。以小蔥為首的文官們卻認為寒冬將至,隻要能守住九邊各衛,達延汗自然會自行退走。這樣可以減少明軍傷亡。而且韃虜騎兵往來如風,攻擊方向不明,貿然出擊那麵顧此失彼,還是應該以堅守為主。
兩方人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倒不是說文官們畏戰,而是他們考慮的方麵比較多,最主要的是小蔥他們不想讓朱厚照置身險地。月亮山一戰雖然有驚無險,那也是事先安排周密,打了個出其不意。如果朱厚照親率大軍出征,在茫茫草原上麵對狼群一般的韃虜騎兵,哪裏來得及從容布置。戰場之上的情況瞬息萬變,萬一有個閃失如何是好。
應該說小蔥他們這些文官的確是為朱厚照的安危考慮,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距離現在也就幾十年的時間,這個陰影在眾人心中揮之不去。文官們雖然沒明說,但是朱厚照也明白他們是怎麼想的。
厚照伸手止住雙方的辯論,他站起來仔細看看地圖之後,轉身麵向眾人說:“月亮山一戰揚我大明軍威國威,但是也把達延汗得罪的死死的。朕親手殺了圖魯,達延汗必定對朕恨之入骨。所以他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朕。朕在哪裏,哪裏就是達延汗的攻擊目標。九邊百姓們的日子剛剛有了起色,朕實在不忍讓他們遭受兵災。朕意已決,禦駕親征。朕親率常勝、江夏、自成所部為中軍,也作為引誘達延汗的誘餌。仇鉞、楊英、薑漢為左軍,一清、江彬、馬昂為右軍。三軍相隔三十裏互為呼應,不論哪一方遭到攻擊,另外兩方迅速馳援。”
楊一清:“陛下,這太危險了。從古至今沒有哪個朝代以天子做誘敵之餌的,臣等不能領旨。”
小蔥:“皇兄,不如你留在安化居中指揮,小弟代你出征。”
厚照笑著拍拍小蔥的肩膀,對小蔥的表現很是欣慰。小蔥如今已經是徹頭徹尾死忠了,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思想意識,都被朱厚照深深地影響到,而且他也把厚照當成了最親的人。小蔥說出這句話絕不是客氣,也絕不是表忠心,而是發自內心的為朱厚照著想。在小蔥的身上,朱厚照感到了兄弟之間那種最親密的信任和依賴,這讓厚照很是感動。
“小蔥啊,皇兄比你大,也是熟悉軍略的,比你更適合上戰場。人各有所長,你的長處在於理政,打仗你不行,所以哥哥不能把你送上戰場。”
“皇兄,我可以學。而且有常勝在我也不怕,我就是不讓你去。皇兄身份特殊,萬一有所不測,小弟如何向太後交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