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陛下萬歲(1 / 2)

常德,古稱“武陵”,別名“柳城”。位於湖南北部,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朱厚照評定宸濠之亂後,率遠洋艦隊和近衛軍沿江而下,開赴南京準備借此機會南巡。既然是凱旋班師,巡視江南,自然不會走得匆匆忙忙。遠洋艦隊留下帥艦和二十艘戰艦護航,其餘的都被厚照攆回南京讓他們做好準備,因為厚照要校閱遠洋艦隊和南洋艦隊。按照厚照的脾氣的,不搞的轟轟烈烈大氣磅礴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就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同時這也給了厚照遊山玩水的機會,艦隊順江而下,沿岸風景美不勝收。當到達湖南境內之時,厚照停船登岸,帶著隨員們直奔常德府而去,那裏有厚照另一位正宗皇叔榮王朱祐樞,於弘治四年封榮王就藩常德。榮王和興獻王,也就是小蔥他爹一樣,是弘治帝同父異母的兄弟,和厚照的關係是比較親密的。而且榮王一向循規蹈矩嚴格按照“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規矩形式,堪稱一代賢王。

自打弘治帝駕崩之後,厚照很久沒見到這位皇叔了,這次有這個機會正好可以去拜訪一下。

這一天常德府內淨水潑街張燈結彩,大小官吏和榮王全都守在常德正門,等候陛下大駕光臨。

遠遠的天子儀仗隆隆開來,威武不凡的近衛軍在前麵開道,戰鼓隆隆,鐵蹄鏗鏘,常德百姓無不大聲喝彩。常德巡撫卻是一臉黑線,心中暗道:“陛下這是打仗打上癮了,到哪裏都是一副行軍作戰隨時準備攻城略地的架勢。”

榮王摸著胡子笑眯眯的看著越來越近的天子大軍,心中很是為自己的侄兒而自豪。

王守仁催馬來到榮王麵前翻身下馬,正要見禮卻被榮王攔住。

“哈哈哈,王閣老一路辛苦了。來來來,本王與你引薦常德官員。”

別看王守仁年輕,但是身份不同,如今他可是輔政大臣。君臣二人江上悟道,守仁得陛下指點的佳話已經傳遍江南。誰都知道王守仁在朝中的地位,絕對不次於李東陽、楊廷和、楊一清。是可以和唐伯虎、吳承恩並駕齊驅的天子近臣。再加上王守仁為人正直才華橫溢,年紀又輕,今後恐怕隻有宣永巡撫楊慎能夠和他比肩,這樣的大人物怎能不敬。

王守仁證道之後已經是宗師級的人物,虛懷若穀的氣度自然是有的。並沒有因為自己是陛下眼中的紅人而驕傲自滿,反而是越發的謙虛謹慎。他依禮拜見榮王,又和常德巡撫、按察使等同僚一番親熱,這讓常德眾官心中甚是感動,榮王也是連連點頭對守仁讚歎有加。

榮王拉著守仁問到:“王閣老,陛下呢?”

“就在鑾駕中,今天不知怎麼了,陛下沒有騎馬,想是這些天有點累了吧。”

“哎呀,那本王可的看看,陛下怕是水土不服了,快領本王去見陛下。”

倆人來到鑾駕之前,守仁連呼數聲也不見厚照答應。榮王著急見侄兒,上前撩開車簾往裏一看,鑾駕內卻是空無一人。

“咦?陛下呢?”

守仁一看也是疑惑:“剛才還在,剛才還和榮懷郡王在車裏說話呢?為何這會不在,難道陛下又跑了不成?”

哈哈哈,榮王摸著胡子哈哈大笑說:“陛下還是那麼調皮,他一定是從別的城門進城了。我們不用耽心,有厚勲陪著陛下不會有事的。王大人,我們回城吧。放心,我們到王府等陛下就好。”

王守仁實在是不知道說啥好了,陛下啥都好,就是這不聽話的勁頭實在是讓人頭疼。快到常德的時候守仁千叮嚀萬囑咐,要厚照一定要按照禮製接見榮王和常德官員,再見見百姓。

厚照答應得好好的,可是守仁一離開,厚照就沒影了。守仁感歎身為正德的臣子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不僅要從思想上跟上陛下思路,還得時刻看住陛下,不讓他玩失蹤。

就在王守仁感歎不已,榮王細心勸慰他的時候,朱厚照和榮王長子,榮懷郡王朱厚勲,已經領著一票人從側門進了常德城。

常德城算得上是繁華之地,所說不能和省城長沙相比,但也差不了多少。街麵上人來人往,人人麵帶喜色,街道兩旁的店鋪買賣家,也是生意興隆的樣子。厚照越看越喜歡,翻身下馬和朱厚勲邊走邊聊。

“王兄,這街邊叫賣的是什麼美食呀?”

“哦,陛下,那是常德米粉、那是醬板鴨、石門肥腸、北堤麻辣肉、蒿子粑粑、雜辣椒、柳葉湖石鍋魚等等。這七樣是常德最有名的美食,陛下若想品嚐等回到王府,臣就命人給陛下做來嚐嚐,絕對是又辣又香美妙無窮啊。”

“王兄啊,你這樣一說朕哪裏還等得及回王府,直接就在這裏吃得了,先來碗米粉嚐嚐。”

厚照也不等朱厚勲同不同意,拉著他的手就竄進路邊一家小店。朱厚勲滿臉無奈,他早就聽說厚照不循規蹈矩,如今一見果然如此。要知道倆人雖說穿著便裝,但是常德城內不認識榮懷郡王的可是不多。這不,倆人一進小店,老板立刻顛顛的跑過來誠惶誠恐的說:“王爺來啦,您今天不是去接陛下了嗎?難道陛下不來咱們常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