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先海後陸(1 / 2)

孝陵衛位於南京東部,紫金山南麓。始建於洪武九年,洪武十四年初步建成,次年馬皇後去世,就安葬於此。洪武二十五年,葬皇太子朱標於孝陵之東。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死,與馬皇後合葬孝陵,孝陵地宮正式啟用。永樂三年孝陵工程全部竣工。

孝陵規模宏大,周長約22.5公裏,四周建有圍牆,為保衛孝陵,在朱元璋安葬之後的一個月內,即設孝陵衛和神宮監駐守。

正德四年初冬,一向清冷的孝陵衛衙署忽然變得熱鬧異常。近衛軍將整個孝陵封鎖,陵區內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除了留守南京的各部主管,江南總督謝遷等封疆大吏之外,直隸總督梅翡,宣永巡撫楊慎也趕到孝陵衛衙署,因為朱厚照要在此召開禦前會議。

會議開始之後,謝遷、王守仁、梅翡和楊慎逐一介紹了各自所管轄的特區和開發區的建設情況。總體而言形勢喜人,張按照厚照製定目標快速前進。

眾人發言之後,厚照點點頭說:“四大艦隊能有今天的成績,工業區能夠蒸蒸日上,眾卿功不可沒,現在朕重新調正一下。謝卿,你該回朝了。”

眾人看著謝遷鼓起了掌,謝遷激動的站起身來說:“陛下,朝中有各位閣老輔政,臣還是希望能留在這裏。”

厚照看著謝遷說:“內閣離不開你,朕離不開你。劉健已經回朝輔政,現在就差你了。謝卿,你此刻不回朝難道是對朕還有怨言嗎?”

謝遷:“不陛下,臣隻是舍不得離開這裏。臣深受先帝和陛下信賴,陛下讓臣去哪裏臣就去哪裏。”

厚照抱住謝遷說:“謝卿,有你在朝,朕心裏就踏實,你就是朕的定海神針。”

“陛下~~~~,臣聽陛下的,臣還朝。”

“好!”眾人的掌聲再次響起。

“謝卿還朝,這裏的事情也不能沒人操持。眾卿覺得誰來接替謝卿為好?”

謝遷哈哈一笑說:“陛下是在考校臣等嗎?其實陛下心中早有人選,既然陛下問起,那臣就舉薦一人,臣舉薦吳承恩接替臣。”

眾人紛紛點頭,暗道早該如此。吳承恩年紀不大,也不是科舉出身,但所幹的事情無一不被百姓稱頌。他又是朱厚照親手栽培出來的,可以說朝中對厚照了解最深的就是承恩,他接替謝遷絕對可以把新政推行的更好,也絕對可以把海軍和工業區建設搞得更出色。隻不過太年輕了呀,連二十歲都不到哇。

厚照略一沉吟說:“承恩的確合適,隻是未免太年輕了些。”

謝遷笑著說:“故有甘羅十二歲為相,與之相比承恩就不算年輕了。臣知道陛下顧慮,陛下是怕承恩初登高位把控不住自己。其實陛下大可放心,承恩為人臣是可以打包票的,再說舉賢不避親,陛下用人首先考慮的是德才兼備,其他的並不重要。”

“謝卿所言極是,那麼朕改江南總督為兩江總督,總攬江浙軍政事,直接向朕負責。承恩,江浙就交給你了。”

承恩跪倒在地大聲答到:“臣定不負陛下重托。”

厚照扶起承恩之後再次發問:“王卿(守仁),誰可接替你?”

王守仁微微一笑說:“陛下還記得戴銑嗎?”

厚照撫掌大笑說:“哈哈哈,看來王卿是早有準備。戴銑,朕命你為兩廣總督,和承恩一樣總攬兩廣軍政事。榮懷郡王何在?”

朱厚勲:“臣在。”

“命你為瓊州總督,總攬軍政,平洋艦隊就交給你了。”

“陛下,臣還想到海軍學院深造呢。”

“哈哈哈,別急,有機會。朕會派人協助你的,王越就歸你了。”

“謝陛下!有王越臣啥都不耽心了。”

“嗯,今後你和戴銑密切配合,盡快將福建船廠建好,平洋艦隊要盡快換裝,那裏位置重要,很多南方屬國都處在平洋艦隊的戰區之內。那裏也是帝國海上貿易通道,必須要保證萬無一失。”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