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延汗命令部隊稍事休整並調整隊形之後,迅速對明軍防線發起了進攻。韃靼大軍想要進入青海,就必須打通通往甘肅和寧夏的通道。而馬昂的延綏軍防線正好卡在通道的咽喉處,所以達延汗不想打也得打。更何況他已經被四麵合圍了呢,想繞過去是絕對不可能的。
隨著達延汗的一聲令下,三個萬人隊對明軍防線發起了猛攻。沒有試探,就這樣一波接一波的衝了上來。韃靼騎兵在奔跑中不停的開弓放箭,密集的箭雨紮在戰車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但是都被戰車外的裝甲彈開。
也有很多狼牙箭越過戰車防線,飛進步兵大陣中,步兵將士們迅速低頭並舉起盾牌抵擋。明軍的新式板甲起到了良好的防護作用,隻有個別不走運的士兵,被狼牙箭射中鎧甲的縫隙而受傷。不過很快就被醫護兵抬走急救,空出的位置被迅速填滿。
炮兵陣地上已經聽不見號令聲,炮兵們帶著木製耳塞隻盯著指揮官的令旗,並按照指令把炮彈一發接一發的打出去。
密集的彈雨在戰車防線前五裏,打出了一條封鎖線。疾速衝鋒的韃靼騎兵就這樣直接撞進了這道封鎖線內。戰場之上人喊馬嘶,隨著密集的爆炸聲,明軍將士們可以看見人和馬的殘骸在空中飛舞,熱血和碎肉四處飛濺。隻這一道封鎖線就如同鬼門關一樣,擋住了大多數的韃靼騎兵。
麵對如此慘烈的場麵,韃靼騎兵們卻視而不見,依舊猛催戰馬手中彎刀直指明軍。他們怒吼著一個接一個的衝進炮火硝煙當中,當他們再次出現在明軍將士們麵前的時候,幾乎全變成了血人。也幾乎是沒幾個完整的,就連他們胯下的戰馬,也是渾身冒著鮮血在狂奔。
三萬人馬形成三個梯隊,以一千人為一波的騎兵群,一波接一波的衝上來。戰車防線的指揮官一聲令下:“連珠炮,攔阻射擊,開火!”
每架戰車上都有一架連珠炮,兩個士兵一個負責裝彈一個負責射擊。盡管有擋板保護,但是麵對密集的箭雨,也免不了受傷。當裝彈手或射擊手負傷或戰死之後,戰車裏就會有士兵迅速接替,確保連珠炮的火力持續不斷。
吞吞吞吞,連珠炮沉悶的聲音聽著並不多麼激烈,但是射出的彈雨卻在炮火封鎖線之後再次編織了一道死亡之網。僥幸衝出炮火封鎖線的韃靼騎兵,還沒來得及發出歡呼,就被迎麵襲來的彈雨打得血肉橫飛和自己的戰馬一起摔倒在地。
麵對著一波接一波的亡命衝鋒,馬昂也感到壓力成倍的增長。大炮轟鳴不止,開戰不到一個時辰,炮兵陣地上用於降溫的水已經被用了一多半。炮兵們已經顧不得這些,玩了命的裝填發射,再裝填再發射。
麵對這種連綿不絕的波浪式衝鋒,唯有用密集的炮火大量殺傷敵軍,才能有效減輕戰車防線和步兵兄弟的壓力。幸好這個時候明軍裝備了連珠炮這種威力大射程遠,可以瞬間打出一道火力網的武器,真不愧是對付騎兵的殺手鐧。數百輛戰車就有數百架連珠炮,一起射擊的場麵絲毫不比炮火轟擊差。隻要看看防線前麵那道由人和馬的屍體堆起的矮牆,就知道連珠炮的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大明九邊的軍隊已經將連珠弩撤編了,所有的步兵人手一把新式連珠銃,這也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此時戰車車廂上的擋板已經打開,一支支連珠銃伸了出來,正中間又是一架連珠炮,這是用於清掃衝過火力網的漏網之魚的。
不客氣地說,達延汗的鐵騎雖然勇猛敢戰,但是一支純冷兵器部隊和一隻純火器部隊,在作戰威力上天生就不是一個檔次。更何況明軍還裝備了連珠炮這樣的大殺器,盡管還是原始版的,但已經讓明軍擁有了威力強大的自動連發武器。在這個時代的戰場上,麵對組成密集隊形衝鋒的騎兵群,連珠炮的威力被無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