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封狼居胥(1 / 2)

不兒罕山在現代叫做肯特山,位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東側,是蒙古聖山。相傳不兒罕山是蒙古帝國的發源地,根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葬於不兒罕山起輦穀。而且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死後也是葬於此山,成吉思汗本人亦多次受此山蔭輔躲過大劫,他終生酷愛此山。每逢重大事件,必進山朝拜長生天,獲得內心平靜,同時獲得解決問題的最佳思路。所以達延汗到了這裏,就等於是回到了老家。

不論是不兒罕山還是肯特山,知道的人不一定很多。但是提到“封狼居胥”,知道的人一定不少。

《漢書?霍去病傳》曰:“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於章渠,以誅北車耆,轉係左大將雙,獲旗鼓,曆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鹵(虜)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

這意思就是說,在西漢漢武帝元狩四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七萬餘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

霍去病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後,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隨後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這是漢民族對外戰爭史上的偉大的勝利,史稱“封狼居胥山”。後來,封狼居胥就成為中華武將最高功勳的代表。

“狼居胥”有可能是“狼居穴”的誤讀,也就是狼族的老巢的意思。因為山上有很多狼穴存在,而故此得名。經後代曆史學家考證,狼居胥山就是不兒罕山。

現在達延汗和滿都海的大隊人馬,剛剛走到不兒罕山山腳下,就聽到從東西兩個方向上傳來驚雷般的馬蹄聲。狼煙衝天而起,大地在不停的顫動,韃靼部眾人人變色,上萬頭牛羊也嚇得四散奔逃。

常勝:“哈哈,我們追上達延汗啦。兄弟們,生擒達延汗!”

“生擒達延汗!”

三萬大軍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三萬鐵騎如波濤翻滾一般洶湧而來。

徐勁鬆:“哇呀呀呀,那是誰呀,跑得比我還快,這是搶功啊!兄弟們加速,生擒達延汗!”

“生擒達延汗!”

徐勁鬆的一萬鐵騎如狂風一般掃過草原,向著達延汗席卷而去。

達延汗:“長生天,你拋棄你的子孫了嗎?勇士們,死戰!滿都海,快走!”

達延汗率領八千老弱迎著向明軍。嘟嘟嘟,牛角號響起,格哷森劄劄賚爾的三萬喀爾喀精銳,恰在此時趕到了不兒罕山。本來是敵弱我強的局麵,迅速被扯平。

徐勁鬆氣得大叫:“這幫韃靼騎兵是從哪裏鑽出來的?連珠炮,射擊!”

吞吞吞,徐勁鬆的騎兵果然訓練有素,連珠炮小組居然能在奔跑的戰馬上射擊。雖說這樣子彈散布較大,但是連珠炮本身就是針對大集團密集陣型而設計的,麵對三萬喀爾喀騎兵的密集隊形,那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格哷森劄劄賚爾的三萬喀爾喀精銳沒見過這樣的武器,依然按照傳統戰法采用密集的衝鋒陣形殺向徐勁鬆。因為徐勁鬆的人少,所以格哷森劄劄賚爾選擇先吃掉徐勁鬆,但是他萬萬沒想到,人少的徐勁鬆卻是火力最凶猛的。上百架連珠炮同時射擊,再加上明軍騎兵用短管連珠銃不停地射擊,那密集的彈雨,刮起了一股死亡的暴風驟雨。

達延汗大叫:“不要擠在一起,散開散開!快速衝過去和他們肉搏,快衝!”

咚咚咚,數不清的迫擊炮彈帶著呼嘯聲從天而降,達延汗的八千老弱被炸得血肉橫飛。常勝雖然沒有徐勁鬆那麼變態,但是在他的騎兵隊伍中,確有能在馬背上發射炮彈的迫擊炮手,那炮彈打得就像扔手榴彈似的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