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照看著興奮的舉杯給大明高官們敬酒的李隆,禁不住向規規矩矩跪坐在自己麵前的長今問起有關李隆的事情。
長今沉吟片刻,小聲的說起了李隆的事跡。厚照恍然大悟,李隆果然不是朝鮮王國的中宗,而是大名鼎鼎的燕山君。
說李隆大名鼎鼎,不是因為他多麼的有建樹,對朝鮮的貢獻有多大。恰恰相反,李隆是朝鮮曆史上第一個被臣子推翻的君主。而且在朝鮮曆史上被稱為一代空前絕後的暴君。
朝鮮史料記載:燕山君李隆是朝鮮成宗與廢妃尹氏所生,為成宗的長子。生母尹氏是成宗第二任王妃,但尹氏在他五歲時因為宮廷鬥爭而被廢賜死,所以他實際上是由貞顯王後(晉城大君生母)撫養而長大的。在他八歲的時候,被正式封為王世子。
李隆性格非常粗暴,且從小就厭惡讀書,有人認為他作為王位繼承者並不適合。成宗雖然也同意,但並未下廢嫡的決定。成宗去世之後,燕山君登基為王。
燕山君原本隨祖母仁粹大王大妃崇信佛教,但在仁粹大妃去世後便態度一轉,開始對佛教加以破壞。他撤去三角山藏義寺佛像,趕走寺內僧侶,將教宗首刹興德寺的佛像廢去,寺院改為官用。
他還廢掉朝鮮禪宗首刹興王寺,移佛像至檜岩寺,改圓覺寺為妓院,自高麗以來所舉行的僧科製也被迫廢止。不久,興天、興德寺相繼被焚,禪宗、教宗本寺俱毀,宗務轉移他處。
李隆不喜歡儒家文化,所以經常都與尊崇儒學的朝鮮百官發生衝突。他當政任期間曾發生兩次士禍,分別為戊午士禍以及甲子士禍。其中甲子士禍的成因,是燕山君聽信外戚官員任士洪讒言,追捕與生母尹氏案件相關人士並加以殺害。
為鎮壓朝臣,燕山君製定寸斬、炮烙、拆胸、碎骨飄風等酷刑。由於官妓製度在他登基前就被廢去,他為了宴樂而將醫女強充官妓。燕山君極為寵愛妓生出身的張綠水,又曾將成均館和佛寺改建為妓院,這些行徑都被指為“淫亂宮庭”。此外,燕山君亦因有人用訓民正音(現在的韓文)羞辱他,下令禁止使用訓民正音。
後來,吏曹判書柳順汀、知中樞府事樸元宗、副司勇成希顏等人發動政變,組織軍隊撲殺外戚慎守勤和任士洪,隨後包圍昌德宮,驅散宮中衛隊後迫使燕山君退位,並以慈順大妃(成宗王後,晉城大君生母)的名義命令燕山君交出國王印璽。
燕山君先是百般抵賴,但最後不得交出玉璽。政變發起者隨即赴晉城大君私宅,將其迎入景福宮,在勤政殿即位,也就是後來的朝鮮中宗李懌。
《明史》中記載如下:“……正德二年,隆以世子夭亡,哀慟成疾,奏請以國事付其弟懌,其國人複奏請封懌。禮部議命懌權理國事,俟隆卒乃封。既陪臣盧公弼等以朝貢至京,複請封懌,廷議不允。十二月,隆母妃(即貞顯王後中宗生母)奏懌長且賢,堪付重寄。於是禮部奏:‘隆以痼疾辭位,懌以親弟承托,接受既明,友愛不失。通國臣民舉無異詞,宜順其請’。上乃允懌嗣位,遣中官敕封,並賜其妃尹氏誥命……”。
意思就是說曆史上實在正德二年,朝鮮以李隆病重不能理事為由,奏請正德皇帝改封李懌為朝鮮王。開始正德沒同意,後來大概齊是因為懶得管這破事兒,而朝鮮又屢次三番上奏,正德皇帝最終還是同意並冊封李懌為朝鮮國王。
在此之後,燕山君被流放到喬桐島,兩個月後病死,享年年三十一歲。他的所有兒子都在中宗反正後被賜死,廢妃慎氏則放逐娘家。因為李隆是以暴君身份被廢,所以沒有廟號、諡號、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