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喬桐島(1 / 2)

喬桐島位於仁川西北的海中,島嶼還算不小,也有百十戶人家居住。不過在這個時代,這裏是極為封閉的,缺吃少穿條件極為惡劣,這就是李隆的流放之地。

從一個前呼後擁的國主,變成孤家寡人。從錦衣玉食變成身穿粗布衣腳蹬破草鞋,吃殘羹剩飯囚犯,這期間的差別真可謂是從天堂到地獄。李隆已經沒了原來的富態,現在的他又黑又瘦,臉上的皺紋一道壓著一道,滿頭黑發已經變成花白,不到四十的年紀看起來卻像是個五六十歲的老人。

這種境遇若是換成從前,李隆絕對不可能撐過一個月。因為除了處境身份待遇上的巨大差異,以及家破人亡帶來的巨大痛苦之外,還有看守們的蔑視和折磨。

當李隆知道自己的孩子都被賜死之後,悲痛欲絕,但那幫看守卻不準他哭,反而要他向王上謝恩。理由是因為王上饒了他的命,還把他送到這山清水秀的地方療養,那是必須要謝恩的。

李隆被迫寫了謝恩折子,隨後大病一場,看守們也不管他,就把他扔在一間四麵透風的破茅屋裏,其實也就是想讓李隆趕緊死了了事。看守們也不願意在這破地方多待,李隆不死他們就走不了。

李隆病得奄奄一息的時候,想到了厚照,想起了厚照送他的懷表,也想起了厚照的話。為了能活下去,李隆忍痛將懷表的鏈子拆下來賄賂看守,換來了一副草藥。

他就用三塊石頭當灶,用一個不知從哪裏揀來的破瓦罐當鍋,用從野地裏撿來柴草,煎熬這副藥。三天時間裏,這一副藥既是李隆的食物又是他治病的藥物。

奇跡發生了,李隆的病逐漸好轉,逐漸脫離了病魔的魔掌。但死神依舊在他身邊徘徊,因為他沒有吃的東西。當李隆能夠杵著木棍四處走動的時候,他來到了海邊。島上漁民拋棄的破魚爛蝦,還有海邊礁石中的貝殼水草,成了他救命的糧食。

漸漸的島上的漁民熟悉了這個勾著腰,杵著木棍的老頭子。有的人看他實在可憐,就時常的拿些食物給他吃。但是被看守發現之後,就恐嚇漁民們不準給李隆吃的。漁民們本就貧窮,再加上有官府的人阻止,也就沒人敢再給李隆吃的了。

但是無論何時,善良都會存在。漁民們悄悄開了一小片土地,栽上一些瓜菜,表麵上是這些漁民的菜地,實際上是給李隆留著的,因為這些漁民都不在這塊菜地裏收菜,而且就算是最調皮的孩子,也不會從這塊菜地裏找吃的。趁看守不在的時候,李隆跪在漁民們麵前不住的磕頭,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

身為曾經的國主,應該說李隆是一點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的,但是苦難往往是最好的老師,苦難可以讓一個從來不知道大米是怎麼長出來的君主,迅速變成一個為生存而不斷拚搏的人。

李隆也不是一無是處,在他用草藥救好了一個拉肚子的小孩之後,他成了漁民們心目中的神醫。李隆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自己活得有價值、有意義。也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掙來了賴以活命的食物。

此時,李隆從內心裏感謝兩個人,一個是朱厚照,那是支撐他活下去的強大的精神動力。另一個就是長今,平時長今灌輸給李隆的醫藥知識,讓他能夠獲得生存所需的物資。

此刻,李隆正站在山林裏眺望大海,那個方向有一個他一直期盼的國度,大明。李隆嘴裏嚼著草根和野果,一點點的從中汲取養分,讓自己能過活的更長一些。

“陛下、長今,我一定要活著,活著再見到你們。”

“大叔,守衛們在找你呢。”

一個小夥子遠遠地衝李隆喊著,李隆笑著點點頭,慢悠悠的向著破茅屋挪去。每天的這個時候,守衛們都會到李隆的茅屋前聽他講大明的故事,後來漁民們也來聽。現在喬桐島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有個天堂一般的國度,他的名字叫大明,他們的皇帝叫朱厚照。也正因為這樣,守衛們停止了對李隆的折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些守衛也和李隆一起被流放了,隻不過他們比李隆自由一些,可以借著采買的機會到仁川,而李隆隻能死在喬桐島。

守衛頭領是一個滿臉大胡子的人,他一見李隆回來就說:“老李呀,今天挖到啥草藥了?趕緊給我們說一段,我最想聽皇家大集的事情。”

李隆坐下之後開始說了起來,正在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忽然一個守衛跑過來喊到:“頭兒快看,有船過來了,看那發式是倭人。”

守衛頭領整了整身上的官服走了過去。

“你們是我國的人,為啥到這裏,想幹啥?”

為首的一個倭人鞠了一躬說:“我們是要到仁川去,但是我們的船漏水了,想到這裏修補一下,請大人行個方便。”

說完之後,一個袋子塞進頭領手中,頭領打開一看,立即眉開眼笑。這一袋子全是明晃晃的大明龍元,這個時代的大明龍元,就像現代的美元一樣是國際通用貨幣,堅挺異常。隻要帶著大明龍元到哪裏都能花,而且絕對比本國貨幣還好使。

頭領:“嗬嗬,這是朝鮮流放重犯之地,你們不可久留。修好船後就趕緊走,最好住在船上,不要騷擾我們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