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停下來喝了一口水,江彬借著這個機會小聲說了句:“屁股大的地方咋整這麼亂。”
常勝:“亂了好,越亂越好,亂了才有利可圖。”
江彬:“嗯,哥哥我發現你現在說話,越來越富有哲理性了。啊,大明的軍隊威武雄壯,陛下的將軍個個都棒。啊……”
厚照:“咳咳,你肩膀上的金星是不是嫌多呀?”
江彬:“呃,不多不多,臣覺得還很不夠,很不夠。那啥,王總長,還有第三個是誰呀?”
哈哈哈,眾人就喜歡看江彬吃癟的樣子,這廝搶了封狼居胥的首功,正是被人羨慕嫉妒恨的時候,可是這廝沒一點自覺性,時常的拽兩句歪詩顯擺一下,讓人恨不得把他按在地上揍一頓。
王守仁笑笑繼續說:“第三位就是德川家康。他本姓鬆平,在平定東三河、奧三河(三河國北部),統一三河國之後,從倭國朝廷得到從五位下、三河守的任命。並於倭國天皇得敕許,改姓德川。事實上德川家康是篡改了祖譜,僭越改姓。這一舉動是為了表明自己是源氏後裔,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征夷大將軍。
德川家康將治所遷往曳馬城,但這時武田信玄也想奪取全國政權,為掃清進軍道路上的障礙,屢次出兵遠江和三河。德川家康東進的同時,織田信長也邁出了統一倭國的第一步。
在織田信長奉室町幕府代將軍足利義昭行上京之途,德川家康也向織田信長派遣了援軍。此時,德川家康已被任命為左京大夫。左京大夫是授予曆代管領的,有力守護大名盟友的官職。但是,織田信長辭退了管領之職,德川家康就依然用著以往的“三河守”。當時足利義昭與織田信張關係已經破裂,足利義昭曾經引誘德川家康參與信長包圍網,並賜予副將軍一職,不過德川家康拒絕了,繼續協助織田信長在姊川打敗淺井氏、朝倉氏,此戰稱為“姊川之戰”。
此後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攻打武田領地,首先是木曾義昌背叛武田家,接著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和後北條氏政兵分三路攻擊武田的根據地,武田家臣開始大量倒戈,導致織德北三方聯軍隻花了一個月就殲滅了武田家。德川家康因其戰功,被織田信長增封駿河一國。”
常勝:“那麼這三人中誰的實力最強?關係又如何?”
守仁:“常將軍問得好。目前看來,三人中以織田信長的實力為最,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次之,秀吉和家康處在伯仲之間。這就好比華夏後漢三國的魏蜀吳一樣,不過豐臣秀吉現在還是織田家的家臣身份。而德川家康則是受過倭國天皇冊封的,應該算是一方大名。”
“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之間爆發過大戰,雙方經過一番對峙後進行和解並結為同盟。在大阪城完工之後,豐臣秀吉以此為根基之地,悄悄開始其統一倭國的計劃。這番做法,織田信長不可能不知道。也因此,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機會。”
南八萬:“總長的意思是挑動三方爭鬥不止,誰弱我們就幫一下子。消停了就捅一下子,反正就是讓他們打下去。”
哈哈哈,眾人大笑。王守仁點點頭說:“南將軍的話雖然粗鄙,但道理一點不差。倭國不同於朝鮮,雖然也曾向我們學習過,但是這個國家喜歡走極端,要麼膽大包天,要麼膽小如鼠,而且崇尚武力。聖人之道到了他們那裏就變了味道,平時他們待人謙和,就像一朵菊花一樣令人讚賞。但是一旦他們的手握住武士刀的時候,就會變成一群野獸。陛下曾經說過,倭國或者說大和族就是菊與刀的綜合體。”
“菊是倭國皇室家徽,刀是武士的象征。菊與刀的綜合,象征了倭人的矛盾性格。比如愛美而又黷武,尚禮而又好鬥,喜新而又頑固,服從而又不馴等等。很難相信,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一個民族的身上。”
厚照:“我們不去管倭國的性格如何,我們隻需要把那把刀去掉。也就是說大明隻需要一個遍地菊花的倭國,而不需要在菊花下隱藏的刀。如果有刀,就砸碎它,就算連菊花一起砸碎也在所不惜!剛才王總長說的很全麵,倭國人的性格是很矛盾,但是在他們身上也同樣存在著劣根性,那就是畏懼強權,崇拜強權。當強權壓頂的時候,他們隱藏的奴性就會暴露出來,就會成為最好的順民。所以,我們要比他們強,永遠比他們強,永遠把他們踩在腳底下,用不著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