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正德八年的春天,隨著大明國力的日漸強盛,大明帝都的百姓們覺得自己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家中的孩子們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眼看著要撿錢包越來越鼓,桌上的飯菜越來越香,而且在重新核對戶籍之後,每個人都領到了一張叫啥身份證的東西。拿著這東西到哪裏都可以,不像以前那樣出個門還得開路引。
現在京城百姓們的戶籍可值錢了,隻要你是京城的戶籍,六十以上的老人領著國家的補貼,孩子免費入學。成年人給安排工作,大明現在正在建設中,哪裏都在招人,隻要你不懶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一大家子一點問題沒有。
裏正、保長這些人也成了吃半拉皇糧的人,為朝廷辦事每月有補貼,雖說趕不上官員們的俸祿,但是也著實讓這些人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大截。現在這些人為鄰裏鄉親們辦事更加盡心,一方麵是身份得到認可,一方麵雖然帝國廉政司取代了錦衣衛和東西二廠,沒了如狼似虎的緹騎,但是廉政司的人一點不比緹騎差,雖說態度和藹但是執法嚴苛,被他們請去喝茶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所以大明各級官員,包括這些不入流的裏正、保長都盡心的為百姓做事,那態度倍兒和氣。
現在帝國隻要出台政策,報紙上刊登,裏長保長走街串巷組織大家了解新國策,基本上做到了讓百姓心知肚明。不這樣幹不行,因為廉政司的人說不準啥時候就喬裝改扮和百姓們拉家常,問答之間裏長保長和各級官府做的到不到位全都清清楚楚。
五城兵馬司也改了,現在叫帝國公安廳,直屬於新成立的帝國公安部下麵有公安局、派出所。過去巡街的衙役武侯都換了裝束,都換成一身黑色的製服,名稱也換了,叫做警察。有了警察維護秩序,街麵上可是太平的很。小偷小摸的很少出現了,這很好理解,到處都有招人的,直接幹活去掙錢多好,也不少掙幹啥非得幹那下做的事情呢。
最讓百姓滿意的是帝國九年製義務教育的實施,孩子們讀完了九年,考入皇家各類學院的隻需交個學費就行,吃住朝廷全包了。就算沒考上的,也可以去各類技術學校,畢業之後都有一技之長,愁找到飯碗。現在大明帝國全國範圍內都是一個政策,不管你家有多少孩子都有出路。
百姓們沒啥後顧之憂了,這日子能不好過嗎?過去是熬日子,現在卻是過日子,雖然隻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差別可謂天壤之別。
今天,挨著皇城的柳蔭街的街坊們全聚在門口看熱鬧。這倒不是因為朝廷收回朝鮮,那雖說也是大勝,但那個興奮勁已經過去了。現在大家在看一幫工人正在路邊栽木杆子,還往木杆子上拉線安裝那種玻璃燈,說是有了它今後不管刮風下雨都不怕大街上黑乎乎了。
自古以來百姓們夜間照明都是點燈點蠟,全是燈頭朝上,誰見過燈頭朝下的,這事看著就新鮮。現在百姓家中也安上了這種玻璃燈,據說到了晚上比油燈亮還不熏眼睛,這等新鮮事咋能不看看。
工人們安裝完畢,把地麵的雜物收拾好就走了,百姓們聚在一起眼巴巴的等著黑夜降臨。
當太陽落山之後,當對麵看不清人臉的時候,街燈唰的一聲一起大放光明。
“哇,真亮啊!”
百姓們拍著手叫好,有的人跑出街巷來到大街上一看,好家夥這裏比街巷裏還要亮,歡呼聲此起彼伏,全城百姓沉浸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驚喜當中。
百姓們紛紛跑回自己家中輕輕一拉燈繩,啪嗒一聲,黑黝黝的屋裏瞬間一片光明。百姓們激動得跑出家門,互相詢問著:“大哥,你家亮不?”
“亮,真亮,可美了哈哈哈哈。”
孩子們拍著手高高興興的跑來跑去,今後他們可以玩到很晚了。
“快看!看皇城!”
百姓們看向紫禁城,隻見紫禁城此時猶如天上的宮殿一般大放光明,明亮的光帶勾勒出宮殿那巍峨的輪廓。從紫禁城中還隱約傳出歡呼的聲音。
耀眼的燈光把街道店鋪和整座北京城照的亮如白晝。人們歡呼雀躍,紛紛走到街道上,載歌載舞。一道道煙花躥入空中紛紛炸響,在夜空中形成絢爛的五彩花束。
天安門上,朱厚照和楊廷和等人站起身來,如醉如吃的看著眼前的一切,楊廷和拉著厚照的手顫聲問道:“這,這是怎麼做到的?為何不見火光也聞不到氣味,確是如此的明亮。”
“師尊,這是電燈。從此以後,帝國臣民們就不會再點著蠟燭讀書看報,孩童們不會耽心看壞眼睛,母親們不會因為在油燈下縫縫補補而流淚了。”
“什麼時候,能在全國安上這電燈?”
“很快,很快的。”
“好好,好哇。你雖然沒說,但我知道,這東西一定還有其他的用途。陛下,按照你想的去做吧,老臣永遠支持你!”
厚照激動地抱住楊廷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麼多年楊廷和一直支持厚照,不管厚照做什麼,楊廷和都會給與支持給與提醒,厚照已經習慣了身旁有這樣一位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