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繁花似錦,將浩瀚的青海湖妝點得如同人間仙境一般。厚照的行宮就設在湖畔高地之上,說是行宮其實就是幾座高大華麗的大帳。圍著厚照的行宮是跟隨厚照北巡的眾臣以及紮西紮巴等人的大帳,外圍是近衛軍的的營地。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是由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長105公裏,寬63公裏,湖麵海拔3196米,麵積達4456平方公裏,環湖周長360多公裏,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
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麵是大通山,東麵是日月山,南麵是青海南山,西麵是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間。
相傳一千多年前,唐朝和吐蕃聯姻,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鬆讚幹布。臨行前,唐王賜給她能夠照出家鄉景象的日月寶鏡。途中,公主思念起家鄉,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看見了久違的家鄉長安。她淚如泉湧。然而,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決然的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沒想到那寶鏡落地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青海湖。
還有傳說,當年東海龍王最小的兒子引來一百零八條湖水,彙成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龍王。據說,這也是屬於西王母的最大的瑤池。
說到青海湖就不能不提湟魚,湟魚是青海湖中的特產,以其鮮嫩味美而著稱高原。湟魚的名稱是因因湟源縣的地名而得名,世代居住在青海湖周圍的藏族同胞因為有水葬的習俗,是不吃魚的。湟源縣城地處唐蕃古道的入口,曆史上曾經被稱為小北京,在當時十分繁華。過往的客商和附近的居民都是在湟源品嚐到這種魚的美味,故以湟源的湟字命名,稱之為“湟魚”。
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青海湖內湟魚的洄遊是一件令當地人期待的大事,它意味著接連數月的滿目蒼黃和零下數十度的嚴寒已經過去,大地又將是一片蔥蘢。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冰雪漸漸消融,雨水增多,各條入湖河流的來水量也開始增加。湟魚開始在環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帶集結,然後成群地逆流而上,向著它們世代相傳的產卵聖地進發。
起初,隻見少量魚群走走停停,溯河而來,接著大批的魚群湧了上來,數不清的黑色紡錘形身體以及淡黃色魚鰭瞬間塞滿了河道,河水頓時暗了下來,河道裏流得仿佛已不是水而是湟魚。它們排成縱隊,穿過怪石嶙峋的河底,聚集在河水相對平緩的地方休息,積蓄力量,準備迎接前方漫漫征程中的艱險阻隔。這種場麵是極其壯觀的,可惜的是,厚照來得有點晚,趕上了個尾巴。不過就算如此,在生態環境極好的時代,這洄遊的尾聲也是很壯觀的。
載勝和瑩瑩光著小腳在水中追著鰉魚泡,還不時的把不小心蹦到岸上的湟魚放回水中。這個舉動贏得了很多當地藏民的喜歡,他們跪在河邊轉動轉經筒,大聲的吟誦佛經。本來還想弄幾條嚐嚐的厚照隻得作罷。
在前世厚照是吃過湟魚的,那滋味隻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香。現在眼看著一條條美味從自己眼前遊走,厚照隻得咽著口水打消了用抄子抄的念頭。
張永:“陛下,仇大將軍到了。”
“快請過來。”
仇鉞雖老但是雄風依舊,行動之間依舊威風八麵。他來到厚照麵前激動的看著厚照,他知道自己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厚照:“咳咳,仇大將軍,你不要用這種眼神看朕,朕很不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