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雲起對馬島(上)(1 / 2)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本來厚照一家還想繼續他的巡視大明的計劃,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事件卻終止了厚照的巡視,並迫使厚照不得不立即返回北京。

在這次事件中,北洋水師駐朝鮮釜山軍港的一艘巡邏炮艦遭受重創,艦上一百名官兵戰死五十七人,炮艦勉強駛回釜山軍港,還沒等靠上碼頭就因為破損嚴重而沉沒,好在救助及時,幸存四十三名艦員幸免。

釜山軍港碼頭上,渾身是血的宗明看著被醫護兵抬上碼頭的受傷的戰友們一言不發。而在他麵前是一排蓋著白布的戰死的海軍將士的屍體。

鄧世昌來到宗明麵前,他痛心的看著五十三位犧牲的戰士,雖然他臉上很平靜,但是鄧世昌身邊的人都能感覺到鄧大人心中的怒火。不僅是鄧世昌,所有的北洋艦隊的將士們看著犧牲的戰友沒有一個不憤怒的。

大明帝國海軍四大艦隊自組建以來不是沒死過人,比如平洋艦隊在搶占南海島礁的時候,出現過登陸艇側翻事故,溺亡兩名水兵。遠洋艦隊在占領馬六甲海峽沿岸地區時,曾和當地土著發生過衝突,戰死一名水兵,而那些土著卻整個部落都消失不見。剩下的傷亡都是在遠航中引發疾病造成的,可以說,大明海軍在前出外海探索大洋的過程中,以極小大代價為大明帝國換來了廣袤的海洋疆土。而北洋水師這一次卻戰死五十三人,這絕對是大明海軍組建以來的最為慘重的損失。

如果是麵對實力相當的敵人,這樣的傷亡還可以接受。但是這一次卻是因為宗明的大意給了敵人可乘之機,而敵人卻是宗明的親爺爺對馬島主。

宗明從海軍學院畢業後之後,回到北洋艦隊鄧世昌麾下,很快的成為巡邏炮艦“勇敢號”的艦長。勇敢號是大明自己設計製造的鐵木合製輕型快速巡邏炮艦,主要用於近海防禦、護漁護航等輔助工作。該艦艦長82米,滿載排水量900噸,額定艦員100人。

該艦配有前後兩座雙聯120毫米快速主炮,艦身兩側各有四座76毫米雙聯自動炮。除此之外還有兩具魚雷發射管,兩具水雷布放裝置。可以說該型艦是大明從木質軍艦向鋼鐵製軍艦過渡時的產物,雖說艦艇不大,但是速度和火力卻不容小覷。不客氣地說,如果不是艦體小,排水量低,不適合遠航的話,單憑這一型戰艦大明海軍就至少可以橫掃亞洲各國海軍。當然,現在的亞洲各國的海軍實在不能稱其為海軍。

就是這樣一艘快速靈活,火力強勁的戰艦竟然著了道,被人給算計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三天前,宗明駕駛勇敢號從釜山軍港出發巡邏對馬海峽。他執行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倭國和對馬島的人員和物資往來,檢查從倭國開往對馬島的商船,查驗違禁品。所謂的違禁品就是指武器,這裏說的武器是指除了武士刀之外的所有冷熱兵器。宗明除了是艦長之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大明國安部東北亞處倭國特別科見習組員,而勇敢號的訓導長趙華安則是倭國特別科的副科長,在國安部係統內趙華安才是宗明的領導。

由於宗明的身份特殊,國安部把他吸納進組織內,並交給了他一個任務,策反對馬島主,也就是宗明的爺爺。為此,宗明曾經寫信告訴爺爺自己的近況。當然,所有信件的內容都是宗明和趙華安共同商議過的。而對馬島主的回信卻一直在說很是想念宗明,希望他有機會能回來看看爺爺。

對方態度不明確,趙華安及時製止了急於回去見爺爺的宗明,因為趙華安知道,在國家利益麵前親情的作用並不是至關重要的。有了趙華安的勸阻,宗明這才靜下心來一邊執行巡邏任務,一邊等待和爺爺見麵的機會。

今天又是勇敢號執行巡邏任務的時候了,勇敢號在宗明的指揮下快速的在海上航行。宗明是主動要求回到北洋艦隊鄧世昌麾下的,俗話說什麼樣的將帶什麼樣的兵,鄧世昌是宗明的偶像,所以宗明把鄧世昌駕船如禦馬的本事學了個八九不離十,在北洋艦隊裏有著“小世昌”的綽號。而且宗明崇敬的大哥蘇布雷,由於是草子弟出身,在指揮上非常崇尚速度、火力和突然性,這也影響了宗明,所以宗明指揮的勇敢號在曆次操演中的表現,和這艘艦的艦名即為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