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支龐大的艦隊憑空出現的時候,大阪城天守閣地下指揮中心內,豐臣秀吉的臉色異常蒼白,他癱坐在椅子上喘著粗氣,但雙眼卻死死的盯著那麵鏡子。就在剛才,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的時候,這間屋子裏再也沒有鬼哭狼嚎的聲音,所有人都跟死了親娘一樣哭喪著臉。
怒火萬丈的豐臣秀吉大吼一聲緊閉雙眼,隻見他渾身哆嗦,臉色越來越白。但是眾人從鏡子來看到,在那片海麵上逐漸泛起範圍巨大的藍光,當藍光散盡之後,那支巨大的艦隊出現在眾人眼前。
茶茶:“天呐,聯合艦隊!板載,是聯合艦隊!”
“板載!”
室內又是一片鬼哭狼嚎,豐臣秀吉虛弱不堪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哈哈哈,朱厚照,讓你再看看這支聯合艦隊的厲害!”
佐藤野仔細一看,一顆心懸到了嗓子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前身是1889年7月29日組建的常備艦隊。1874年日本吞並琉球王國,並試圖占領台灣,遭到大清帝國阻撓,這使日本認識到與大清國的正麵交鋒不可避免。受大清帝國成立北洋水師的影響,從1886年開始,日本進行了第1(1886年至1889年)、2期(1889年至1894年)軍備擴張計劃,前後建造了三景艦等一批艦隻,同時向英國訂購了包括防護巡洋艦吉野、浪速、戰列艦富士、八島等在內的一批戰艦。
1894年常備艦隊在朝鮮豐島海麵襲擊北洋水師,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常備艦隊先後參加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擊敗大清北洋水師。也就是說,剛才被大明消滅的這支聯合艦隊,實際上應該叫做常備艦隊,隻不過當時的日本國內早已將其稱為聯合艦隊。
在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在德、法、俄等國脅迫下,日本不得不將遼東作價3000萬白銀還給中國。這件事大大刺激了日本,依靠馬關條約的賠款,從1896年開始,日本進入對俄軍備時代,進行了5期軍備擴張計劃,提出“六六艦隊”案,“三三艦隊”追加案等提案,建造或外購了包括戰列艦初瀨、三笠在內的戰列艦11艘,裝甲巡洋艦15艘。聯合艦隊的實力得到大幅增加。
至1903年12月28日,常備艦隊改編成聯合艦隊,由東鄉平八郎任總司令,下轄第1、第2和第3艦隊,編有艦船100餘艘,幾乎包括當時日海軍的全部作戰艦艇。次年,聯合艦隊突襲駐旅順的俄國太平洋分艦隊,日俄戰爭爆發,聯合艦隊先後參加黃海海戰(1904年)和對馬海峽海戰,消滅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戰爭結束後,聯合艦隊解散。
為適應對外擴張需要,聯合艦隊於1915年11月1日正式組建,成為日本海軍常設建製單位,司令由第1艦隊司令吉鬆茂太郎兼任,參謀長由第1艦隊參謀長山中柴吉兼任,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成為僅次於美、英的世界第三大的海軍。
從1910年開始,日本帝國海軍(後麵的聯合艦隊)的擴張計劃開始進入對美軍備時代,以建設八八艦隊為目標,在1922年前,進行了4期軍備擴張計劃,戰列艦山城、扶桑、伊勢、日向、長門、陸奧,戰列巡洋艦金剛級(4艘)也在這段時間建成服役。
1922年,《限製海軍軍備條約》簽訂,世界列強的海軍軍備競賽得到一定遏製,戰艦建設進入了一段停滯期。但聯合艦隊的擴張並沒有停止,利用條約對航空母艦和小型艦艇限製的漏洞,聯合艦隊先後擁有了鳳翔、赤城、加賀等一批航空母艦。
這憑空出現在北洋艦隊麵前的就是這支堪與世界一流海軍相提並論的聯合艦隊。隻不過由於常備艦隊被消滅,對原來那個時空造成了影響,這支艦隊的規模大幅度縮水了。但是即便如此,戰列艦山城、扶桑、伊勢、日向、長門、陸奧,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這些排水量在20000噸以上的巨艦全部到位,更重要的是日本第一代航空母艦鳳翔號和赤城號也在這支艦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