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十二年春,朱厚照把東瀛州變成一塊巨大的軍事基地,東瀛州也向著成為大明的礦山、糧倉和廉價勞動力時常發展,在東瀛州基本穩定之後,朱厚照乘船返回大明,鑾駕經天津回到大明帝都。
而此時在大明帝都,共有一百八十餘國的國主和使節團等著覲見厚照。之前屬於大明屬國的韃靼、朝鮮、安南、琉球、倭國,現在均被大明收回列入大明帝國直接管轄。而像緬甸、老撾、暹羅等這些東南亞國家全是國主親自來朝見大明皇帝。
大明在短短幾年之內,滅了韃靼和倭國,收回朝鮮和安南,更是將西藏的一大半至於直接管轄之內,大明西北軍團枕戈待旦已經做好了收回西域的戰爭準備。大明的艦隊橫行海上,實力最強的遠洋艦隊已經把艦隊司令部安放到滿剌加海峽的戰略要地獅城(新加坡),並起用了將早已建好的,大明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獅城軍港。
遠洋艦隊本隊和第一分艦隊就駐紮在那裏,除此之外五十架戰機十架轟炸機陸續抵達獅城,東南軍團十三軍116師也順利駐防獅城,大明帝國已經緊緊地扼住了馬六甲海峽這條戰略海上通道的咽喉。
而平洋艦隊這些年一直以安南金蘭灣為基地,在收複台灣和南海諸島之後,兵進大洋,劍指印度洋。麵對強大的平洋艦隊,暹羅率先做出了回應,割讓沿海港口作為平洋艦隊的基地,這讓其他屬國紛紛效法,平洋艦隊迅速構成了晚上的基地網絡,至此整個南海處於大明的內海。南洋艦隊也不落後,和平洋艦隊相互配合掃蕩周邊海域,其所轄戰區內各個群島基本上都樹立了主權碑,插上了大明龍旗。
現在平洋艦隊的第一個必須占領的目標,就是號稱“寶石之國”的錫蘭。而此時的錫蘭則處於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統治下,基本上這三家把錫蘭均分了。如今麵對大明帝國平洋艦隊的鋼鐵巨艦的威脅,三家惶惶不可終日,各自派出代表前往大明帝都拜見厚照。除此之外,還有葡萄牙駐印度總督以及西班牙住呂宋總督也來到大明帝都。
在這個時代,葡萄牙和西班牙屬於老牌的殖民帝國,是個時代的一流強國。荷蘭和英國此時還是處於二流地位,正在向一流努力的國家。而大明帝國以自己強大的實力,讓這四國不得不放下架子,以謹慎的態度了解大明,並調整了對大明的外交政策。可以這樣說,這是大明建國後第一次有歐洲強國派出代表覲見大明皇帝,這也說明大明帝國已經躋身當今世界強國之列,並且已經隱隱有成為超級強國的趨勢。
厚照回京之後並沒有急於和各國君主、使節見麵,而是發出邀請請他們出席即將在皇家大劇院舉辦的祝捷演出。
大明帝國皇家大劇院有個特別美麗的別稱“帝國花園”,是再整的十年開始建造的,正德十一年底正好全部完工。之所以叫帝國花園是因為大劇院所用的地方原來是厚照的皇莊,為了不給京城百姓們增添麻煩,也為了在保持京城古老的風貌同時,又引入新的現代元素,將京城打造成為世界之都,所以在北京老城區之外規劃了大片的新城區,而首先建立的就是各類高等學府和皇家大劇院。
這個時代的北京周邊,河流水係眾多,環境自然清新,而皇莊自然是選在風景最美的地方的,用來建造代表大明帝國最高藝術水平的皇家大劇院是再合適不過了。
此時正是穿暖花開的季節,吸納了西方建築元素的皇家大劇院不僅巍峨壯觀,而且和周圍的園林山水融為一體,莊重大氣中又給人美輪美奐的感覺。劇院的四周鮮花盛開、綠草如茵,經過拓寬的西湖碧波蕩漾,沿岸垂柳依依花團錦簇,暖風襲來讓人心生愜意。
皇家大劇院不僅是大明帝國的藝術殿堂,也是國家藝術博物館,同時又是一個集購物、遊覽、用餐的綜合性休閑消費場所。人在這個環境中休閑用餐或者欣賞音樂,如在畫中一般,絕對是高檔次的享受。
“帝國花園”自建成後就成為帝都百姓們心中的藝術殿堂和人間仙境,盡管消費水平頗高,但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到這裏遊覽休憩,感受這裏濃鬱的藝術氛圍。
這裏也是大明帝國所有藝術家們心中的向往的神聖殿堂,能夠受邀在皇家大劇院演出的藝術家,無一不是本行的佼佼者。所以,藝術家都以能在這個舞台上表演為榮。
走進劇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個裝潢的富麗堂皇的大廳,底樓是售票處、行李寄存部和禮品部等,二樓是一個供人們在幕間休息時喝茶、品咖啡、吃點心的休閑中心。
大劇院還是保持了帝國傳統的的皇家氣派,特別是包廂,金碧輝煌,據說太後和皇後以及貴妃們也經常到這裏來觀賞演出。
既然叫皇家大劇院及,那麼常駐於此的自然就是大明皇家歌舞團皇家哥舞團的經典保留劇目《天仙配》、《白蛇傳》、《白發魔女射雕傳》、大型歌舞劇《好一朵茉莉花》、傳統劇目《牡丹亭》等膾炙人口的名家名劇在此輪番上演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