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歐版三國(1 / 2)

坦克在歐洲平原上奔馳,被雨水衝刷過的原野青翠如洗,道路上略顯泥濘,但卻有效的抑製了揚塵。使得跟在古德裏安身後的波蘭和英國騎兵不會被煙塵嗆到。在五千聯軍騎兵之後是兩萬德意誌帝國國防軍的步兵隊伍,他們驅趕著馬車拖拽著火炮和物資以最快的速度跟進。這支部隊的總指揮是德意誌帝國元帥龍德施泰德,而兩萬國防軍的指揮官是曼施坦因中將。

古德裏安指揮著坦克部隊全速挺進,他終於有機會發揮他那卓絕的坦克戰指揮能力,他的目標直指帕維亞成,那是西班牙聯軍的必經之路,古德裏安打算搶在西班牙之前占領那裏,打一場由裝甲兵為主的阻擊戰。

為此古德裏安把麾下的十八輛坦克分成三個分隊,在靠近帕維亞城的時候魚貫而行的三個分隊瞬間散開排成了左中右三路楔形進攻隊形。古德裏安的坦克部隊為了完成阿道夫親自交代的任務,在出發前做了輕裝,減少了一切不必要的物資,食物和水隻攜帶了三天的量,剩下的有效載荷全部用來裝油料和彈藥。

這場戰鬥的意義至關重要,它涉及到今後德意誌帝國能否成為歐洲最有發言權的國家,也涉及到新建國不久的德意誌帝國及其盟友們的安危。外敵還沒有趕走,卡洛斯就悍然發動了對歐洲國家的征伐,這讓德意誌帝國及其盟友們義憤填膺,也讓那些持觀望態度的國家,對卡洛斯的行徑感到不齒。不過卡洛斯也不是孤家寡人,在他的部隊中也還是有幾個屬國的,例如葡萄牙。這些國家和卡洛斯的關係比較密切,也期盼著能夠在卡洛斯的領導下擊敗德意誌帝國,從而瓜分德意誌的領土和財富,以此減輕這場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危機。

帕維亞這座城坐落在亞平寧半島和歐洲大陸的結合部,是從歐洲大陸進入亞平寧半島的必經之路。占領了帕維亞就相當於把整個亞平寧半島和意大利關在門裏。卡洛斯並沒有直接攻擊德意誌聯軍,而是要一舉掐斷德意誌聯軍的退路,把他們死死地封鎖在貝爾格萊德一線。徹底斬斷聯軍和他們本國的聯係,為下一步征伐全歐洲的不臣之國建立一道防波堤。

卡洛斯這一招可謂歹毒至極,德意誌聯軍此次解圍維也納,圍攻貝爾格萊德可算是精銳盡出,現在德意誌國內的軍隊還不足十萬,而跟隨德意誌圍攻貝爾格萊德的各國也幾乎是派出了本國半數的軍隊,如果卡洛斯如願以償的占領帕維亞建立起封鎖線,那對於德意誌和他的盟友們而言就是一場惡夢。他們沒有麵臨奧斯曼人的鐵蹄蹂躪,卻要麵臨歐洲霸主的大軍滅國毀家的危機。因此不論是卡洛斯還是阿道夫都必須把帕維亞牢牢攥在手中,不客氣地說,現在誰先占領帕維亞,誰就將在可能爆發的歐洲內戰中奪得先機。

而且,這裏麵還有一個變數,那就是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他和卡洛斯屢次爭奪亞平寧半島未果,早就心懷怨憤。弗朗索瓦沒有參加這場戰爭,主要不是因為和蘇萊曼的同盟關係,而是他有著保存實力借機爭霸歐洲的打算。弗朗索瓦也不是孤家寡人,他也有自己的盟友,比如瑞士。現在弗朗索瓦的軍隊正在向著帕維亞開進,隻不過速度比較慢,弗朗索瓦的打算就是,等到卡洛斯和阿道夫的軍隊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他再出擊,到那時不僅是整個亞平寧半島,就是整個歐洲都會在法蘭西龍騎兵的鐵蹄下俯首稱臣。

此時的歐洲三大強國各自領著自己的小弟,為爭做歐洲霸主寶座而勾心鬥角。這情景很像是華夏曆史上後漢三國時期的態勢,隻不過換了時空地點換了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