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歐洲當前的緊張形勢,大明帝國敦促涉及此事的波蘭、法國、英國、德意誌、西班牙展開對話磋商。歐洲議會立即響應,在距離上次否決阿道夫的議案時隔三個月之後,再次召開了歐洲議會。
但是在這次議會召開前的半個月,歐洲各國都出現了所謂的猶太人暴亂事件。但是最嚴重的是發生在德意誌帝國首都柏林的“國會縱火案”。
當年九月二十七日夜十點,柏林消防隊接到消息,國會大廈發生火災。直到夜裏十一點半大火才被撲滅。經過消防員和警察對大火現場的檢查,發現了二十捆未燒盡的縱火燃料和一個赤裸的凍得哆嗦的男人。這個人名叫馬裏努斯?凡?德爾?盧貝,是荷蘭翊裔德國人,是一個失業的建築工人,在此前不久才加入德意誌國籍。更重要的是此人是德意誌國內和納粹對立的政黨“德國自由黨”的黨員。
在發生火災時,阿道夫正和德意誌帝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柏林的公寓中進行晚餐。在接到緊急電話後,阿道夫、戈培爾和副總理弗朗茨?馮?帕彭乘車趕到國會大廈,在那裏他們遇到了赫爾曼?戈林。
戈林對阿道夫說:“這是自由黨的暴行!自由黨的一名匪徒被逮捕,而且他是個猶太人。”
而阿道夫當即指出:“這是自由黨發動革命的信號,自由黨已經成了猶太人的幫凶。”
次日,阿道夫在普魯士新聞公報的電台上發表講話,稱“這種縱火行為是德國自由黨和猶太人進行的最駭人聽聞的恐怖主義行為”。
國會縱火案發生後,阿道夫於次日頒布緊急法令,廢除了《德意誌憲法》中有關保證人身自由的條款。並於9月1日宣布自由黨意圖暴動,因此為非法。
第二天,納粹衝鋒隊占領了德意誌所有的自由黨黨部。自由黨是德意誌帝國第一個被迫退出議會的黨派。隨後工會被解散,德國自由黨的報刊被禁止出版,包括德國自由黨領袖恩斯特?台爾曼在內的一萬八千名德國自由黨人被捕入獄。
與此同時,阿道夫頒布了《保持德意誌政治純潔性法案》,強行取締了除納粹黨之外的所有黨派。阿道夫通過這種手段,建立了納粹獨裁政權。
範?德爾?盧貝經過嚴刑拷打後,承認國會大廈是他縱的火,目的是為了反對納粹黨,反對阿道夫的統治。德意誌法院對他進行最終判決時,公開對外宣布盧貝是猶太人,把國會縱火案定性為由宗教信仰引起的報複行為,將德國自由黨定性為包庇猶太人的邪惡黨派,隨後盧貝被當庭判處死刑。
此論調一出,支持阿道夫反猶排猶的那些國家紛紛參照阿道夫的做法,紛紛製定限製猶太人自由和權利的法令。由此掀起了一場歐洲曆史上最大的反猶太浪潮。
這股浪潮來勢洶洶,即便是在英國和法國這樣的受大明影響較深的國家,反猶的浪潮也是洶湧澎湃。隻不過弗朗索瓦和愛德華都沒有采取類似阿道夫那樣的極端手段來對付猶太人,也沒有出台反猶性質的法令。但這也讓兩國國內的反猶派大為不滿,這也人利用自己的權勢向弗朗索瓦和愛德華施壓,強烈要求兩位君主頒布反猶法令。兩國國內出現了反猶遊行示威活動。
躲在幕後的阿道夫異常興奮,他和他的戰友們策劃的這起縱火案,不僅為他在德意誌施行獨裁統治鋪平了道路,還成功的把汙水潑到了猶太人身上,更重要的是引起了正義聯盟成員國國內的動蕩。可以說,阿道夫設定的目標已經全部達到。他做好了準備,準備在歐洲議會上再來個一鳴驚人。
阿道夫:“那個別人強加給歐洲的歐洲議會,到了該解散的時候了。”
時年十月八日,歐洲議會在維也納萬國宮召開。這次一會的氣氛,就和風雲激蕩的歐洲形勢一樣,處處充滿著暴虐的味道,就像一座幹透了柴堆,又被潑上了油,就隻差那一點火星了。
會議召開之前,艾特羅組織召開了預備會議。議會主席弗朗索瓦、最高裁判長索別斯基已經沒有了往昔的從容。國內的形勢不容樂觀,反猶情緒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起來,這給正義同盟的成員國的君主造成了巨大壓力。這個時候他們首先要考慮的是穩定國內局勢,想辦法平息國內民眾那被人推波助瀾的反猶情緒。
當會議正式召開的時候,還沒等艾特羅宣布會議的程序和需解決的議案,阿道夫就走上發言席敲響了銅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