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華沙會戰(上)(1 / 2)

華沙是波蘭的首都,西鄰維斯瓦河,在政治、經濟、軍事意義上十分重要。對於德軍來說,迅速攻克華沙可以對波軍士氣以及抵抗意誌予以沉重打擊,有利於戰役的速戰速決。

在戰爭僅僅爆發一周後的5月8日,德軍第4裝甲師先頭部隊就已經抵達華沙城下。按照常理,此時華沙波蘭守軍倉促應戰,缺乏準備,並且已經有東撤跡象。正常來說,德軍的上策是放任波軍撤出華沙城再行圍殲,但德軍確是並未突襲該城反倒是繞道將其包圍後又向東推進,這使得華沙守軍拚死反抗保衛華沙。5月9日,即德軍抵達華沙城下的第二天,阿道夫發出第三號命令,要求進攻波蘭的陸空部隊做好調往西線的準備(原因在上一章提到過,為防備西線的法國第4集團軍以及俄羅斯軍隊)。

正是出於這一初衷,德軍才將準備東撤的波軍又堵回了華沙,並放棄了迅速攻克華沙的勝利,轉而向東以求殲滅更多波軍及其新建兵團,為最終勝利奠定基礎。讓阿道夫喜出望外的是,法軍的進攻行動突然停止了。阿道夫來不及細想原因,立即下令德軍於5月13日兵臨布列斯特要塞,在空軍的配合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要塞攻克。德軍的這次勝利不僅掐斷了華沙守軍的退路,也讓布列斯特要塞成了擋在俄羅斯軍隊麵前的一道銅牆鐵壁。

隨後德軍一反前次在華沙的圍而不克,而是集中兵力逐個拔除華沙周圍的要塞和堡壘,把殘餘的波軍趕進了華沙城。隨後形成了將華沙合圍的態勢。

5月24日十二萬俄羅斯軍隊和德軍在布列斯特對峙。德意誌空軍的密集轟炸,讓空軍力量嚴重不足,裝備和訓練水平根本不能和德國空軍相提並論的俄羅斯空軍損失慘重。地麵部隊也被限製在布列斯特之前不能前進一步。好在波蘭王室和政府被俄羅斯軍隊保護起來,並轉移到俄羅斯境內,使得波蘭王國在名義上還存在。俄羅斯軍隊和德意誌軍隊展開了廝殺,試圖突破防線打通連接華沙的通道,奈何德軍裝甲部隊戰術靈活多變,攻擊迅猛,使得俄羅斯軍隊損失慘重不得不後退。最終,俄羅斯軍隊在距離布列斯特一百公裏之外建立了防線,堪堪擋住了德意誌裝甲部隊的進攻。這除了俄羅斯和殘存的東部波蘭軍隊英勇奮戰之外,還有一個令後世曆史學家驚詫不已的理由。是阿道夫下令停止了對俄羅斯軍隊的攻擊,當時阿道夫是怎麼想的不得而知,但根據戰況分析,無外乎兩個原因。

一是說明德軍將華沙波軍留在戰役後期解決並不是真正處於兵力不足或者波軍實力較強大,而是為了更多殲滅波軍有生力量和便於西調。正是對華沙的圍而不打,使德軍因此獲得了十天的時間,因此得以殲滅了華沙以東布格河以西波軍主力,取得了對波軍的巨大優勢。這樣,即便西線法軍真正發起進攻,德軍主力部隊西調,剩餘的軍隊也能從容應對殘存波軍,從而基本解除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否則,德軍可能無法殲滅波軍主力,也不能防止法軍一旦大規模進攻後被波法兩軍夾擊的嚴重後果。

二是因為阿道夫還不想在這個時候得罪大明,葉卡捷琳娜和朱厚照的關係,阿道夫清楚得很,他也算是拿波蘭的領土做人情送給俄羅斯,希望借此堵住大明的嘴。阿道夫迅速擺平了一切障礙,終於能夠專心致誌的攻克華沙了。

5月25日,德軍開始向華沙外圍的要塞、據點及重要補給中心進行炮擊。隨後,德第8集團軍開始向華沙發起攻擊,美麗的華沙城霎時籠罩在炮火硝煙當中。

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炮火準備之後,華沙城外變成了一片焦土,古老的華沙城牆在炮火的蹂躪下全部坍塌,徹底失去了防護作用。隨著進攻命令的下達,大批的德軍步兵跟在坦克之後衝向華沙。如同被翻耕過的波軍陣地上一片狼藉,當一輛輛四號坦克喀喇啦的開上波軍陣地的時候,當德軍步兵的軍靴,踏上這塊撒滿斷臂殘肢和鮮血的土地的時候,竟然沒有遭到一點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