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裏安一接到命令,便立即命令第10裝甲師向敦克爾克前進,第1裝甲師向加萊前進,第2裝甲師向布洛涅前進。古德裏安深知,他所在的A集團軍構成的從色當到法國西海岸的進攻線,已經切斷了法軍從北部南逃的退路。而北麵博克的B集團軍已攻占了荷蘭及比利時東部,70餘萬英法聯軍主力的左翼實際上已處在德軍的深遠包圍之中。眼下對方得以逃脫的唯一希望就在包括敦克爾克在內的法國北部的幾個海港了。因此,他一定要迅速占領這幾個海港,以徹底切斷對方的海上退路。
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裏安的裝甲部隊先後占領了布洛涅和加來。24日下午,古德裏安的第19裝甲軍已到達格拉夫林,離敦克爾克還有10英裏了,而在其右翼的萊因哈特的第41裝甲軍,也已到達艾爾-聖奧梅爾-格拉夫林運河一線。兩支裝甲勁旅隻須再努把力,就可直取敦克爾克,而後繼的幾十個步兵師也正源源不斷地跟進。古德裏安等人躊躇滿誌,決心率領他們的裝甲部隊再打一個圍殲戰,將英法軍隊的數十萬人馬徹底消滅在濱海地區。
在另一個時空的曆史上,第19裝甲軍和第41裝甲軍同時接了裝甲兵團司令克萊斯特發來的命令,要他們停止前進,並稱“敦克爾克之敵將全部留給戈林元帥的空軍去解決”。古德裏安接到命令後,立即向克萊斯特提出了質問和抗議,但得到的最後答複是:“這是元首親自下達的命令,必須執行。”
其實這是希特勒擔心裝甲師團消耗過大而找的理由。於是,古德裏安和萊因哈特隻得遵命停在運河一線按兵不動,而眼睜睜地看著英法比盟軍從敦刻爾克上船逃走。盟軍利用這一轉瞬即逝的喘息機會,得以實施從海上撤退的“發電機計劃”,從1940年5月26日到1940年6月4日,從敦刻爾克先後撤出32.4萬人,其中法軍8.5萬人,成為日後反攻歐洲大陸的主力。對於希特勒這一讓人費解的命令,至今仍然眾說紛紜,成了一個難解之迷。一種說法認為,是希特勒故意放英國人一馬,因為希特勒對英國人情有獨鍾,他曾說過:“他們那些人是有價值的人種,是我要與之媾和的人。”他這次放走英國人,是想給英國人一情麵,為日後和談留一條退路。另一種說法是希特勒對自己的裝甲部隊異常迅速地挺進感到不安,怕他心愛的裝甲部隊陷入敵軍南北合圍。但不管怎麼說,希特勒在此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它影響到日後對英國的入侵,並且使英國人以後在非洲和意大利能繼續作戰。
但是在這個時空,阿道夫最擔心的是大明參戰,所以他要把一切後患清掃幹淨。他之所以下令要將英法聯軍全部包圍,就是為了用著幾十萬戰俘做籌碼,和大名談判的籌碼。所以在這個時空的古德裏安和萊因哈特沒有受到任何來自統帥部的阻礙和幹擾,於5月25日順利的占領了敦刻爾克。英法聯軍的唯一生路被硬生生的掐斷,而遊弋在英吉利海峽附近的公海艦隊立即兵分兩路,一路殺向土倫港,一路奔向樸茨茅斯。意圖截斷法蘭西艦隊退路,擋住英國艦隊的救援。
通往敦刻爾克的道路上,人流滾滾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頭。道路兩側被拋棄的卡車、火炮甚至坦克比比皆是。路邊的溝裏橫七豎八的倒臥這著打死的士兵和平民的屍體。帝國空軍的戰機一波波的飛來,向著路上的人群投彈掃射,直到打光了所有的彈藥為止。
噠噠噠,轟轟轟。人一排排的倒下,當這一波攻擊過後,趴在地上的聯軍士兵爬起來繼續前進,人們的目光是呆滯的,隻是機械的邁動腳步朝著敦刻爾克走,因為到了那裏坐上船就可以去英國,到了英國就可以離開這可怕的地方,就可以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