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全速逃離戰場時,4艘伊麗莎白級戰列艦接受命令出了失誤,依然向德國公海艦隊衝去,直到貝蒂的旗艦調頭駛到女王級戰列艦的近處,英國人才發現大事不好。此時,公海艦隊戰列艦隊的前鋒,4艘國王級戰列艦的猛烈打擊已經落到英國人頭上。英國第一巡洋艦中隊幾乎被德艦全殲,陷入絕境的貝蒂在即將與傑裏科的大艦隊彙合時下令轉向,占領德艦的\"T\"型頭,這一招讓希佩爾的戰列巡洋艦遭到嚴重損壞,其中馮.德.坦恩號在全艦主炮全部受損失效的情況下依然決定保持隊形,即使沒有火力也要為友艦分擔英國人的炮火。
英國主力艦隊司令傑利科上將得知德國公海艦隊主力就在前方,便命令艦隊排成六路縱隊,每隊4艘軍艦,各隊相距2000米,各艦首尾相距500米。艦隊采用“Z”字形航行路線。
英國第3戰列巡洋艦隊和德國第2輕巡洋艦隊進行交鋒,德國的3艘輕巡洋艦受了傷。傑利科發現德國公海艦隊主力正向他撲來,讓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左轉變成一列縱隊。這樣,每艘戰列艦的首、尾主炮可以充分發揮火力,德國艦隊頓時處於絕大的劣勢地位,整支艦隊幾乎可能不保。一排排炮彈射向德國艦隊,希佩爾前衛艦隊首當其衝,他的旗艦被打得不能動彈。
德國公海艦隊的第一、第三戰列艦隊均受到英國戰列艦轟擊,傷亡慘重。18時30分,舍爾下令“敵前轉向”希望脫離英國大艦隊的火力範圍,同時以凶猛的火力打擊追擊過來的英國軍艦,英國的“無敵”號戰列巡洋艦在交戰中被“德弗林格”號擊沉。
德國公海艦隊像一頭困獸,決意要衝出突出重圍,20艘驅逐艦在前麵開路,受傷的夾在中間,主力艦船在後麵,於當日深夜進行突圍戰鬥。德國驅逐艦在英國艦隊中橫衝直撞,雙方艦船在夜海中進行混戰,各有艦船被擊傷和撞沉。
混戰持續了5個小時,5月11日淩晨4時,德國公海艦隊終於突破英軍包圍,前麵就是德國第一分艦隊派來的支援部隊,而且離法國海岸不遠,英國艦隊立即返航,結束了這場不分勝負的戰列艦大會戰。
此戰英國共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噸位11.5萬噸,傷亡6945人傷亡率高達11.6%。德國公海艦隊共損失了1艘老式的前無畏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噸位達6.1萬噸,傷亡3058人,傷亡率為7.6%。英德雙方損失比近2比1。
這場戰役,證明了德國海軍的戰鬥素質和戰鬥勇氣是極其優秀的,希佩爾艦隊在以5艘戰列巡洋艦對抗貝蒂艦隊的6艘戰列巡洋艦時,以己方受損一艘的代價擊沉英國兩艘戰列巡洋艦並重創其旗艦。
而英國艦隊的戰績都是在兵力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取得的,德國艦隊沒有一艘主力艦是被英國主力艦當場擊沉的,被擊沉的前無畏艦“波默恩”號,是在夜晚的混戰中被英國驅逐艦發射的魚雷引爆副炮彈藥庫而沉沒。損失的戰列巡洋艦“呂佐夫”號是由於受損嚴重喪失自航能力,棄艦後被己方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
但是縱觀整場戰役,德國艦隊取得的擊沉英艦多是因為英式戰列巡洋艦自身的設計缺陷,而不能僅僅歸結為戰術原因。盡管如此,德國海軍的戰術水平仍然得到了充分表現,其戰列巡洋艦艦隊也顯示出強大的存活力。但是從戰略來說,英國艦隊也達成了把德國公海艦隊趕出自己的海域的目的。但是英國為保存實力,沒有和合兵一處的公海艦隊交戰就撤退了,這等於是把將英吉利海峽的控製權,拱手讓給了德軍,從而失去了把潰敗的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救出來的機會,徹底的把英法聯軍送進了德軍戰俘營。而公海艦隊合兵一處之後實力大增,第一分艦隊士氣正盛,叫囂著要全殲英國海軍。但此時阿道夫的一道命令讓公海艦隊停止了追擊,返回英吉利海峽控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