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均順利的截斷了法軍退往英國的退路,徹底切斷了法國和英國之間的聯係,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德均在稍作休整之後,開始了法蘭西戰役的第二階段。而此時,法國本土隻有65個師,要抗擊包括10個裝甲師在內的140多個德國師,顯然已經無力回天。新官上任的法軍總司令魏剛,並沒有顯示出任何比他的前任更高明的地方。他還是死守著維持一條連續正麵防禦的錯誤觀念,製定了一條脫離實際的防禦計劃。
在法蘭西戰役第一階段,德軍在比利時和法國北部實施的毀滅性突擊,使比利時全軍複沒,法軍30個師,英軍9個師也不複存在。法軍新任司令馬克希姆?魏剛拚湊了49個師加上英國的2個師,編成了3個軍團(第6、第7、第10軍團)在索姆河和埃納河一線構成了東西大約300英裏的魏剛防線,以17個師守馬奇諾防線。兩條防線連在一起,企圖阻止德軍南下。
德軍在占領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後,德軍統帥部製定了代號為紅色方案的法蘭西戰役第二階段作戰計劃。這一方案要求德軍揮師南下,徹底擊敗法國。德軍兵力達137個師之多,其A、B兩個集團軍迅速改組完畢。博克的B集團軍(轄6個裝甲師)為右翼,向索姆河正麵實施突破;倫德施泰特A集團軍(轄4個裝甲師)為左翼,向埃納河作正麵突擊。
6月3日,德國空軍向法國機場和後方實施了猛烈轟擊。6月5日拂曉,博克的B集團軍率先在右翼發起全線進攻,當天,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搶先渡過索姆河。6月7日,隆美爾師將防守阿布維爾--亞眠一線的法國第10軍團攔腰斬斷,其他德軍各師得以從這個缺口向前擁入。6月8日,隆美爾師進抵塞納河畔。6月10日,隆美爾又轉身北向,一口氣衝了50英裏遠,以海岸線為目標。當晚就到達目的地,切斷了正向海岸撤退的法軍第9軍和英軍第51師的退路。這些部隊於6月12日被迫向隆美爾投降。
在B集團軍發起進攻後,左翼的倫德施泰特德A集團軍也在6月9日在埃納河發起渡河攻勢。當晚,古德裏安裝甲兵團的第1裝甲師強渡埃納河。6月10日,古德裏安兵團擊敗法軍裝甲部隊,突破了法第6軍團的右翼。此後,古德裏安揮軍南下,一路長趨直入似入無人之境。成群結隊的法軍俘虜喪魂落魄地把槍支扔給德軍,放在坦克下麵壓毀。魏剛後來心情沉重地寫道,使他“最感觸目驚心的,就是德軍的坦克和飛機,已使法軍士兵產生了恐懼的心理現象。這要算是德軍的一個最大的成功”。
6月17日,古德裏安裝甲兵團進抵瑞士邊境城鎮潘塔裏爾,切斷了馬奇諾防線內法軍逃往瑞士的退路。自強渡埃納河以來,古德裏安裝甲兵團在10天中長驅400多公裏,俘虜法軍25萬之多,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
6月10日,法國留守政府撤出巴黎,遷往圖爾。13日,巴黎被宣布為不設防城市。14日,法國留守政府再遷往波爾多時,德軍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巴黎。德軍機械化部隊兵不血刃地占領巴黎,耀武揚威地通過標誌著法蘭西榮譽的凱旋門,被視為法國象征的凱旋門上升起了納粹德國的“萬”字旗。
就在德軍占領巴黎的當天,德軍A集團軍的左翼已進至到馬奇諾防線的側背,因為這條無用的防線,畢竟還存在著數十萬沒有投降或被消滅的法國軍隊。阿道夫要求倫德施泰特與C集團軍合作,徹底消滅那裏的法國部隊。根據阿道夫下達的15號作戰指令,一直在馬奇諾防線當麵執行吸引法軍注意力任務的C集團軍,立即選擇馬奇諾防線守軍的薄弱處,即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築壘地域的接合部發起進攻。A、C兩集團軍前後夾擊,馬奇諾防線很快被突破。
17日,C集團軍進至馬恩-萊茵運河上,A集團軍占領了凡爾登,法軍50萬被包圍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南部,除少數逃往瑞士外其餘全部被殲。18日,法國留守政府宣布停止抵抗。22日,法德簽訂康邊停戰協定。至此,希特勒滅亡法國的“揮鐮行動”勝利結束了。法蘭西戰役從5月10日至6月17日,號稱歐洲軍事強國的法國,就這樣在5周時間內被打敗了,隻比波蘭多堅持了不到十天。
曼施泰因的構想經過古德裏安和隆美爾等人的行動後,最終變成了一個堪稱世界軍事史上的傑作。6月22日,阿道夫在貢比涅森林的火車車廂裏,接受了貝當政府的投降。7月1日,貝當政府從波爾多遷至維希城,史稱“維希法國”,實際上就是阿道夫的傀儡。
整個戰役期間,盟軍共傷亡35萬人,190萬人被俘。德軍共傷亡15.5萬人,其中陣亡4.5萬人,受傷11萬人。同年8月,157.5萬名聯軍戰俘被送往德國,其中大約94萬人被留下直至被解放為止。而在德國被囚禁期間,共有2.46萬名法軍戰俘死亡、7.1萬人逃跑、22萬人根據法國維希政府和德國各個協定而被釋放,還有數十萬人由於殘疾或疾病而獲得假釋。大部份戰俘在被囚禁期間被當作奴隸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