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誌元首號被一枚穿甲炸彈擊中起火。隨後彈藥庫爆炸,當場有229人陣亡,236人受傷,其它附近船隻也被損壞。但是德意誌元首號依舊在頑強抵抗,由於不能掉頭,希佩爾下令全艦高速向前,希望以此吸引明軍的火力,為其他戰艦反擊創造機會。希佩爾甚至把艦隊指揮權交給了航母編隊指揮官威廉.馮.哈爾西上將。並命令哈爾西在自己吸引敵方火力之後立即率領艦隊衝出海峽,務必要保住航母和盡可能多的戰列艦。
隨後,希佩爾率領著受傷的希姆萊號、龍德施耐德號以及20餘艘驅逐艦衝向海峽出口。然而讓希佩爾沒想到的是,整個海峽出口已經被密密麻麻的水雷封鎖。在被炸沉了所有的驅逐艦之後,這才趟出了一條通道。德意誌元首號領著希姆萊號、龍德施耐德號開足馬力衝出了通道,但是迎接他們的是不滿海麵的大明海軍的戰列艦群。一門門巨炮指向三艘負傷的戰列艦,隻需要分分鍾就可以將這三艘戰列艦送入海底。
“全體射擊!”
希佩爾上將下達了進攻命令,希姆萊號、龍德施耐德號隨即橫過艦身連連開炮。而德意誌元首號隻能用前主炮進攻,這真成了隻能前進不能後退。而早已經他們鎖定的大明海軍戰列艦群立刻萬炮齊發,密集的炮彈不僅命中了三艘德軍戰列艦,也在戰艦周圍打出了衝天的水柱。
德意誌元首號的前主炮相繼被擊毀,劇烈爆炸讓德意誌元首號的整個艦首都被撕開,德意誌元首號失去了攻擊能力,隻能用副炮還擊。希姆萊號、龍德施耐德號在彈雨中連續被命中,盡管有厚實的裝甲保護,但是整個上層建築卻被打得千瘡百孔,爆炸聲此起彼伏。
3月31日淩晨1時45,希姆萊號中部燃料艙和3,4號主炮塔彈藥艙發生大爆炸,艦體斷裂艦艏部分於沉沒,艦尾部分在1個多小時後也沉沒,全艦無一幸免,陣亡人數在1400—1600之間。
1時59分,明軍戰列艦編隊采用海軍炮戰經典戰法,排成兩列T字橫隊(戰列艦在後,距離20000米,巡洋艦在前,距離14000米),用全正麵交叉火力在雷達引導下共發射大口徑主炮炮彈245發,巡洋艦發射炮彈4000多發,第56驅逐艦中隊也對德艦進行魚雷攻擊,共命中魚雷21枚。頃刻間,龍德施耐德號劇烈燃燒並發生爆炸,艦橋崩塌隨後沉沒。德意誌元首號也中彈多處,其中作戰指揮所被直接命中,艦長,副長,航海長等幾乎所有的高級軍官全部被炸死,隻好由炮術長代理指揮。希佩爾坐在的艦隊指揮所也被一發大口徑炮彈命中,指揮所內所有軍官非死即傷。希佩爾上將的雙腿被彈片削斷,他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打開通海閥門,全體棄艦。”
德意誌元首號上的水兵爭先恐後的給自己裹上厚實的衣服,慌手把腳的放下救生艇,或者抱著救生圈直接跳進海裏。而希佩爾上將則陪著德意誌元首號戰列艦沉入大海。
2時25分,德意誌公海艦隊臨時總司令哈爾西上將率領殘餘戰艦衝出通道口。此時,公海艦隊隻剩下兩艘航母,12艘戰列艦,而驅逐艦不足二十艘。哈爾西的坐艦是普魯士親王號航母,跟在他身後的是維也納大公號航母,這兩艘航母已經是傷痕累累,所有的艦載機已經損失殆盡,完全成了大明海軍航空兵的靶子。
衝在最前麵的戰列艦盧森堡號、比利時號以及8艘驅逐艦立即遭到迎頭痛擊。在混亂中盧森堡號被大明海軍兩艘戰列艦的齊射送進了海底。比利時號帶著滿身的烈火衝向大明海軍的本陣,被霍去病號的前主炮發射的三發炮彈先後命中,在猛烈的爆炸聲中緩緩沉入海底。8艘驅逐艦拚死血戰,也沒能靠近噴吐著火舌的的大明海軍戰列艦群,接二連三的被擊沉。而此時哈爾西已經是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他眼看著一艘艘戰列艦被大明海軍戰艦擊沉,被大明海軍航空兵戰機炸成一團團火炬。他所在的普魯士親王號航母號上的水兵,雖然拚死對空射擊,但卻始終阻止不了越來越多的大明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