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的柏林到處都是廢墟,在盟軍的組織下,很對柏林軍民開始參加到清掃工作當中。戰爭的破壞力是不可想象的。那些工人們已經失去了工作,沒有了收入。而那些囤積了海量生活物資的奸商們卻借此機會大發其財。貴重的黃金珠寶這是隻能換來幾塊麵包和香腸。不過這種情況隨著盟軍臨時管理機構的設立,以及自由德國和大明帝國派出的大量管理人員的到來迅速改變。在柏林街頭的主要位置設有很多救濟站,在這裏柏林居民可以手持盟軍管理當局和自由德國臨時政府核發的身份證件領取救濟物資。
在一處淩亂的廢墟外麵就有一個這樣的救濟站,很多老人婦女和孩子都排著隊等待領取救濟物資。大街上一輛輛工程車救護車駛過,還有很多的德國人再仔細的清掃著街道,清理著廢墟。一隊隊德軍俘虜也被押過來參加這些工作,他們是沒有報酬的。
救濟站不僅是發放物資的地方同時也是醫療點和民政辦公地點,醫生和官員都在這裏為柏林軍民解決遇到的困難。身穿護士服的安妮正在醫療點內忙碌,她的模樣以及流利的德語讓柏林居民很放心。當她告訴他們自己原來也是德國人的時候,居民們就更熱情了。要知道在別的國家的占領下,老百姓最是擔驚受怕的。駐紮在柏林的盟軍部隊中,俄羅斯軍隊和波蘭軍隊最不好惹,他們總是用仇恨的眼光看著每一個德國人。其次是法國和英國軍隊,他們雖不仇恨但是總會以各種理由給柏林居民們出難題。而最受歡迎的就是大明軍隊,因為大明軍隊的士兵軍紀最嚴,待人最和氣,買賣公平,而且還經常幫助柏林居民們,所以有明軍駐紮的地方都很穩定也很熱鬧。
而安妮所在的這個救濟站附近就有一支明軍駐紮,那就是大名鼎鼎宣永集團軍的一個坦克團。所以這附近的居民都喜歡到這裏來領物資,因為不用提心吊膽的呀。
安妮給一位老太太打完針之後,終於可以喘口氣了。這場戰爭給柏林居民帶來不小的創傷,身體上的病痛好治,心裏的痛就需要慢慢平複。看看救濟站外麵那一溜宣傳欄上貼著的尋人啟事就知道,很多人在想方設法的尋找自己的親人。
安妮和同事打聲招呼之後,走出醫療點坐在街邊的長椅上休息,認識她的人都主動過來和她打招呼。就在這時安妮看到一個大約有五六歲的小女孩,剛從救濟站出來。她頭上戴著毛線帽子,身上穿著一件顯然是大人穿過的的粉色外套。那外套一直垂到小女孩的腳脖,就像是一件大衣,小女孩隻有一雙小腳露在外麵。隻見她費力地拉著一輛顯然是用嬰兒車改成的小推車,車上放著幾根麵包包在紙袋裏的香腸,還有一小袋糖和一些奶酪什麼的。這些東西對一個成年人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來說還是挺沉的。看小姑娘努力的拉車的樣子就知道,這是一件很費力的工作。
看著小姑娘費力的樣子,安妮忍不住心疼起來。她站起來像小姑娘走過去,從後麵幫著小姑娘推著小車。感覺忽然輕鬆了不少的小姑娘,好奇的回過頭來看著安妮。也許是因為長期沒有吃飽的緣故,本應該是圓乎乎的臉顯得很消瘦,這讓她的下頜顯得很尖。小姑娘有著德國女孩常見的白皙的膚色,那五官如同被精心雕琢過一般精致,雖說還是個小姑娘,但是安妮可想象得出這小姑娘長大之後該有多麼美。最主要的是她的一雙眼睛,那雙眼睛裏充滿了靈動和稚氣,再配上小姑娘仰起的臉說不出的可愛。
安妮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而且越看小姑娘的雙眼,按你就越覺得好像在哪裏見過似的。就在安妮想要開口詢問的時候,小姑娘先說話了。
“你是媽媽嗎?”
就是這樣一句帶著無限期待的問話,瞬間讓安妮的心生出一股想要抱住小姑娘疼愛一番的衝動。
“你認識我媽媽嗎?”
小姑娘再次問了一句,她那雙明亮的大眼睛裏已經漸漸蒙上了一層霧氣。安妮再也忍不住了,她緊走兩步抱起小姑娘輕輕的親吻著小姑娘的臉。
“你媽媽是誰?她沒和你在一起嗎?”
“我媽媽很早以前就走了,我都快記不住她的樣子了。你認識她嗎?如果你認識她就請你幫我告訴她,就說安琪兒想她,讓她早點回家。”
兩滴淚水順著小姑娘的臉蛋滑落,可是小姑娘卻咬著嘴唇不讓自己哭出來。安妮的心針紮一般的疼痛,當年他們全家被蓋世太保趕出家門的之後,安妮就再也沒見過自己的父母。對失去母親失去親人的痛苦,沒有人再比安妮體會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