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何罪之有(1 / 2)

整個空間那基本上呈圓形,在這個巨大的天然水晶球的內部,就像是傳說中的佛國一樣光明燦爛,金碧輝煌。空間內充滿了淡淡的檀香味道,這種味道讓載勝的心慢慢的平靜下來。這就是帕巴拉神廟。

神廟的最上方,無數的籃球大小的夜明珠鑲嵌成的日月星辰爍爍放光,也使整個神廟內明如白晝。由於神廟整體是球形中空的,所以沒有一根支柱,這也讓整個神廟內部顯得無比的曠闊。

神廟的四壁上從地麵到頂層全部是天然水晶,而圍著四壁的是層層疊疊高大五十米的佛龕。這些佛龕共分三階九層。底層是用水晶堆砌底座,用一種散發著香氣的紅色木料做佛龕,這樣的佛龕是最多的,個體有真人的一半大小,密密麻麻的堆滿底階的三層,不下五千多座。

這些佛龕雖說是用木料做成的,但卻用金質的飾件裝飾,就像一座縮小的大殿一樣。佛龕的簷口上下裝飾了金製雲頭、滴水蓮瓣。小小的飛脊上裝有寶塔及一對“火焰掌”。四角飾有金質的金剛、套獸和銅鈴。四周還擺著金質梵文寶鏡,底座用絢麗的藏毯包裹,佛龕前還擺著金質的曼紮、酥油燈、寶瓶等法器,每個佛龕前的寶瓶內都插著鮮豔的酥油花。佛龕中供奉的,全是身披用金絲混紡的布料製作的“喀東”,頭戴尖頂法帽,全身貼金的高僧法體(高僧圓寂時用其遺體製作的包骨像)。

那第二階的三層依舊是水晶鋪砌底座,但是卻擺滿了金質靈塔,不下三千座。這些金質靈塔高達兩三米,通體由純金製成,其中供奉的活佛法體身穿的法衣皆為金線織就,其上鑲嵌著無數珍珠極盡奢華。每座靈塔上麵都鑲嵌這珠寶上萬顆,可謂世間珠玉寶石芸萃。而供奉在靈塔前麵的巨大的曼紮盤,全部使用黃金打造嵌以珠寶。曼紮盤中的供養物也全是珊瑚、珍珠、白玉、鬆耳石、紅藍綠等各種珠玉寶石。這些奇珍異寶在曼紮盤裏堆成了一座小山,三千多座靈塔就有三千多個這樣的曼紮盤。

在最上層擺放的靈塔雖然比那些金質靈塔小了一半,卻是由整塊的玉石雕刻而成,塔頂的飾件和靈塔蓮花底座依舊是用黃金鑄成。

這樣的靈塔裏供奉的是一尊玉質佛像,而佛像全部是左手豎起捏法決,右手掌心向上平端在胸前,掌心中都放著一個金質的刻滿梵文的盒子,那裏麵供奉的絕對是佛舍利。在一千多座舍利靈塔前,除了各種金質法器和玉質曼紮盤之外,還推滿了用金黃色的印有經文的綢緞包著的經書。

在整個神殿的中央,在巨大的圓形地麵上,是一座宏大而精美的桑旺堆巴壇城。壇城是正方形的,東麵為德卻壇城,西麵為吉傑壇城。桑旺堆巴(密集)、德卻(勝樂)、吉傑(大威德)均為密宗本尊。整座壇城呈階梯型逐漸增高,每一層都是水晶為基座,其上布置大量的各種材質的佛像,這些佛像無疑列外全部是“古格銀眼”。

整座壇城高達三十多米,矗立在厚照麵前。而在壇城的最中央,麵矗立著一座二十多米高的大金塔,大金塔以純金製作,並鑲嵌各種珠寶,裹以數十層白色“哈達”以示高貴。

塔上有一佛龕,供奉著高達十幾米的金質釋迦摩尼佛像,一座用20萬顆珍珠、珊瑚珠編成的法物“曼紮”就供奉在佛像前。整座壇城的每一層都陳放有各式酥油燈盞,銀鼓號角,玉爐金幢。銀質的梁枋上掛滿了帷、幡、繡佛、圍帳。層層哈達,琳琅滿目。整個壇城莊嚴大方,雄偉壯觀。其回廊四周還陳設野牛、羊、熊、猴等標本。

金塔周圍還有珍貴的大型堆繡掛佛、刺繡。銀質梁柱上都由龍鳳彩雲的藏毯包裹,整個壇城五彩繽紛,富麗堂皇。除此之外,正方形壇城基座的每一層上,按照宗教法製和西藏傳統裝有金鹿法輪、各式金幢、寶瓶、寶塔、寶傘和倒鍾等。遠遠看去,金碧輝煌,給人以威嚴之感。在通往大金塔的台階正上方的金質蓮花寶座上,有一尊金質格薩爾王立馬戎裝塑像。在格薩爾王的金質塑像前下方,一位身穿明黃色袈裟的僧人盤腿坐在墊子上,他麵前是一張檀木經桌,桌上擺著法器和一隻香爐,香爐內冒著嫋嫋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