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下交界(1 / 3)

歸應龍說道:“既然這樣,歸去來你和赫連白雪去探探風。”

二人領了命,便一路向西南去,這時候已經來到了臨近極北的一處山穀。

隻見那山山形險惡,兩邊危崖壁立,高聳參天。長藤灌木,白雪覆蓋的地上,盡是荊榛礙足,徑又窄小。

這種路,歸去來在無盡荒山的時候已經走慣了,便在前開路。

走沒多遠,便將這條狹穀走完,又橫越了一片滿生荊莽的小平原,便到又一處的山麓底下。

這山縱橫百裏,林豐草長,彌望皆是。便往山上走去。

荒山原本沒路,危崖削嶂間,盡是些蠶叢鳥道。有時走到極危險處,上有危石覆額,下臨萬丈深淵,著足之處又窄又滑溜,更有刺荊礙足,所以說,一般人走起來隻能將背貼壁,手扳壁上長藤,低頭蹲身,提著氣,鎮定心神,用腳找路,兩手倒換,緩緩前移。否則一個不留神,抓在腐木枯藤上麵,腳再往下麵一滑,肯定是粉身碎骨,墜落深淵。

有時又走到了頭,無路可通,再從數十百丈高崖上攀藤縋身而下。

直等到夜裏,這二人才趁著夜色遁形離開了,去往最後一個雪山處,乃是又一險——絕神山。

眼看前麵凍雲彌漫,冷霧沉沉,冰雪萬丈,綿亙不斷。

天氣盡管十分寒冷,下麵卻一點風也沒有,萬山叢雜,全被堅冰積雪布滿,陰森森的,宛如死域,別說是人了,走了一陣,連個喘氣的家夥都沒見到。

隨後聽下麵有冰裂之聲,雜著巨響,轟轟隆隆,山搖地動,想必是有冰崖坍塌。

想起這冰崖時有變動,赫連白雪便不禁震撼。

人在下麵走,偶然大聲說話,也能將萬丈冰壁震塌。

最厲害的是隻有一處斷裂,發出巨響,震波所及,往往千百裏雪嶺冰崖全遭波及,一時雪塵高湧,冰沙橫飛,宛如萬雷怒鳴,天崩地震,聲勢猛惡,出人想象之外。

二人以為是因為地形太低,下麵凍雲受了衝蕩所致。

又知道雪山雖極荒寒,卻有大群野獸不時經過,常是千百為群,好幾天才能過完,驟然遇到這等變故,大多數都會被埋葬在內。

兩人當下心念一動,便禦空飛行。

雪山本就極高,這一上升,不覺入了罡風層內。

上來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直到又飛行了一陣,突又遇見天際罡風旋飆,趕路心急,不曾防備。

這類罡氣乃兩天交界最厲害的氣流,離地已在萬丈以上,如是常人,早被吹化;便功力稍差的修煉者,也必禁受不住,或被卷入風旋之中。

如若不死,超出大氣外,隻要真氣凝煉,能夠辟穀,如果人品夠好的話,還興許能遇見仙緣,都不一定。

人一到此,身輕如燕,天氣也頗溫和,絲毫風也沒有。

仰視星辰,都在頭頂上,仿佛伸手可摘,比常見要大百倍,到處明星燦爛。

一輪紅日,與明月東西相對,時近時遠,月光隻是一團冷輪,雖然光並不強,卻極好看。更無晝夜寒暑之分。

要想下降,卻被那萬丈罡風隔斷,非遇機緣,遇到風洞,或是再遇由上而下的風旋罡飆,還須深知底細,拚受數日夜的苦難,才得如願。

但是這類機會極少,由上望下,隻是一片紅黃沉沉的霧影,隨著罡風吹動,宛如狂潮起伏,萬馬奔騰,如果沒有慧目法眼,或是帶有透視雲霧之寶,休想看出風氣中有什麼空隙。

他們對這種事沒什麼經曆,當然不懂了。

先見罡風猛烈,有些禁受不住,赫連白雪便將法寶取出防身,果然管用。

當下倆人心中一喜,又是順風,走的更快了。

不過就在這時,忽聽一陣異動,宛如海嘯。

赫連白雪心想:“早就聽聞罡風厲害,單這聲勢,已有如此驚人。”

心念才動,猛然感覺眼前一暗,身子一緊,兩人全被卷入風旋之中,往上飛去。

卻仍不知入了危境,隻覺風力奇猛,無法與抗。

轉瞬之間,身子竟和轉風車一般,一路激旋,隨風上升,這才看出厲害。

先是因為那風與不同尋常,深黑的,能見度也很低。直到身體被狂風卷入漩渦,不能自製,稍不留意,就連防身法寶激發出來的護盾也受了震撼,而兩人卻絲毫不能抵抗,這才開始心慌。

定睛一看,才知道卷入了風柱以內,風色青蒙蒙的,好似一幢圓錐形的青氣,特別巨大,極目遠眺,也看不到邊。

人在中心,隨同急轉,那速度幾乎給人感覺比電還快,威力之大,重如山海。

如果不抵抗,隨同向上滾轉急飛,還好一點。隻要朝相反方向略一掙紮,別說敵它不過,一點用都沒有了,就連法寶估計也會被風絞散,威力大得出奇。

沒辦法,隻得聽其自然,往上升去。

就這樣吹了一天一夜,也不知飛了多高,後來快要精疲力竭的時候,歸去來暗忖:“這是什麼風,如此猛烈?不可思議,如今凶多吉少,風再不散,非死不可。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反倒在這裏送了命,真是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