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麵子的書被評了(1 / 3)

轉論壇的一篇書評,不是神巢裏的求評貼。這位熱心的朋友很認真的評點了麵子的書和白話的書,感激,發上來留作紀念,第一次啊,沒想到竟然還有朋友如此關注,麵子惶恐。

【點評兩本曆史館推的書:《漢朝人在羅馬》《新漢紀行》】

首先,容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

現在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但網上看書也有了幾個年頭,尤其酷愛曆史類的書籍,無論是穿越還是架空。

本來一直在起點看書、也喜歡評書,後來聽人介紹來17K逛了逛,淘到了幾本喜歡的,但並沒有在17K長駐,因為這裏的書實在比較少,特別是全本的書,更加少之又少。

又一次逛過來的時候,習慣性的看看曆史類的書,在曆史館中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館推中同時出現兩本與“漢”有關的新書:《漢朝人在羅馬》《新漢紀行》,更有趣的是,這兩本書還同時出現在新書榜上。

分別看過以後,有了一些看法,原本是想發在各自的書評之中的,但是17K的書評區有兩個最大的缺點,一是字數限製,二是無法對書評進行回複,無奈之下轉而來到論壇——其實這還是第一次上17K的論壇,發現有評書的分區,所以就注冊一個馬甲進來發表發表,兩位大大如果有意見……那就有吧,反正你們也不知道我是誰了,笑。

再廢話幾句,17K的論壇比起點的要好一些,這裏有個真正論壇的樣子,而且評書的活動也比較有特色,盡管看起來這次評書活動的主角中並沒有以上兩位,但對比著評論一下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以下評論均為個人感想及意見。

一、第一印象

朋友們淘書都有自己的方式,我在淘書的時候,對一本書的第一印象十分注重,比如這次,如果不是因為這兩本書(以下簡稱《羅馬》和《新漢》)同時出現在館推中,也同時出現在新書榜中,或許像我這種不喜歡看新書的人就會直接略過了事。

同時打開這兩本書,很有趣的是,《羅馬》的書號是15199,《新漢》的書號是15099,很巧合的事情吧?

對一本書的第一印象,首先就要說書名,可惜的是兩本書都沒有讓我覺得滿意,書名都沒有什麼引人注意的亮點,這個比起新書第一名的《保衛**》相差太多,當然曆史類的書很難在書名上搞出花樣來,也無法強求。

然後就是書的數據,橫向比較一下:《羅馬》總閱讀數:39769,總鮮花數:1834,《新漢》總閱讀數:19455,總鮮花數:698。很明顯《羅馬》的受歡迎程度比《新漢》高出不少。當然,無論哪一本,和起點的推薦書的數據都是沒法比的,原因眾多,不多談了,笑。

接著就是書的簡介,我一直認為,一本書的簡介就是一本書的臉麵,臉麵的好壞給人的第一印象十分之深,但可惜的是,兩本書的簡介都讓我比較失望。《羅馬》的簡介太簡略,而且細節沒有太注意,公元前的英文所寫是BC,用小寫的bc就感覺不倫不類。《新漢》的簡介明顯過長,一眼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十幾行字讓人眼暈,寫那麼多字做什麼?把書的主旨寫明白就足夠了,細節的部分寫上去估計不想看的人還是不會看的。

二、題材與定位

看完書之後,首先要評的就是書的題材。在題材上,這兩本書都十分有特點:

《羅馬》引用了翔實的史料,注釋之中的文字讓我長了不少見識,寫古羅馬的書極少,白話謊言(以下簡稱白)在這個題材上進行挖掘,是曆史類中很難得的,當然,相對來說也是很難寫的。

《新漢》就是純粹的穿越加架空了,穿越很俗套,但是後穿越這個背景設定很有意思,印象中類似的書比較出名的有《大漢騎軍》和《楚氏春秋》,但很明顯的是,以上兩本更多的是以此來架空曆史,之前的穿越者並沒有改變太多的曆史進程(我是指文化和科技方麵),《新漢》裏之前的穿越者就完全走了穿越小說的路子,能改變的都改變了,很像某些日本動漫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