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便是比武大會的半決賽,觀眾雲集,依舊是大場麵。
站在擂台上,麵對一直都對自己疼愛有加的大師姐,方哲感覺頗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這場比賽師姐肯定會讓自己贏,但如果假賽打的太明顯了,又實在對不起到場的觀眾。唉,方哲歎口氣,不由自主的聯想到前世那些踢假球的球員們,覺得他們其實也挺辛苦的。
正在他胡思亂想的工夫,李湘突然一笑,輕聲說道:“師弟,這還是我們第一次正式的比武呢。來,讓師姐看看你的劍法如今已到了什麼境界。”說完,她從身後取出兩把木劍,將其中一把拋過來,接著擺出月華劍法的起手式,笑盈盈的望著方哲。
方哲手上輕輕運勁,內勁的牽引下,木劍輕輕劃過一道圓弧穩穩的落在他手裏。他掂了掂木劍的分量,感覺和尋常的鋼劍相差無幾,想必也不是凡物。
見李湘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方哲也來了興致,立即把打假賽的猥瑣念頭拋至腦後,打算借此機會試一試自己的劍法和一流高手還有多少的差距--方哲很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盡管有一身強橫的內功,但拳腳功夫以及劍法實在是稀鬆的很。自從他打定主意要在這個時代創出一番大事業之後,更是深深體會到武功的不足。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這是自古以來毋需質疑的事實。況且正如蘇曉所說,領袖的能力在很多時候是非常重要的,而現在最容易、最直接的能力體現便是武功高低了。
方哲點點頭,手中木劍指地,輕輕道聲:“師姐,得罪了。”緊接著,縱身而起,轉眼間拉近了與李湘的距離,木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向李湘。
李湘眼神凝重,緊緊盯著方哲的動作。在木劍即將及體的一刹那,腳步一扭,微微側身避過攻擊,右手順勢一遞,木劍劃向方哲持劍的腰間。
這一招看似淡而無奇,方哲卻很清楚其中的變化,絲毫不敢怠慢,左腳腳尖猛的點地,身子向右側再次躍起,同時將木劍向李湘的左肩刺去。
李湘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手上的動作完全沒有遲緩,瞬間變招,木劍變劃為挑,自下而上的撥開了方哲的劍招。
就這樣,兩人完全沒有依靠內力,純粹進行劍法的切磋,你來我往打的熱鬧非常,場麵煞是好看。
台下的觀眾初時有些失望--他們很希望方哲使出變態的內功,盡快解決戰鬥,卻沒想到方哲竟舍棄內功不用,劍法倒耍的不亦樂乎。不過,不久之後,觀眾們的熱情再度被點燃,這種精妙的劍法切磋實實在在是難得一見的光景,歡呼聲叫好聲再次響徹雲霄。
李湘的月華劍法已盡得慕容晚的真傳,犀利而又正統,配合上她飄忽不定的身影,充分發揮了月華劍法十重十的威力;方哲卻是另一種情況,他並沒有拘泥於招術和套路(應該說他想拘泥也沒得可以拘才對……),劍法如天馬行空,完全不著痕跡,有時看似匪夷所思,細細琢磨之後卻讓人不得不讚一個“妙”字,因為那確實是當時最佳的應變之法。
主席台上的武林前輩們麵麵相睽,都在對方的眼中看見深深的驚訝之色--本來方哲一身幾乎逆天的內功已經讓他們感覺不可思議了,現在見他小小年紀竟隱隱間達到了招由心生的境界,紛紛向慕容晚道喜,由衷的祝賀她收了一個好徒兒。
如此進行了整整兩個時辰,這可是比武大會至今難得一見的長時間比賽了,盡管時間長的令人發指,但沒有人表示出半點厭煩之意,一個個都看的如癡如醉,甚至連喝彩和歡呼都忘記了,場中一片寂靜,隻能聽到木劍相交的脆響和幾萬人整齊一致的呼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