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可怕的對手(2 / 2)

所以都心知肚明,胡士榆走了,他們也必然需要另謀高就,識時務者為俊傑,沒有做垂死掙紮的必要。都在一個圈子裏混,低頭不見抬頭見,與其撕破臉皮,倒不如各讓一步,日後好相處。

還有,宏坤集團雖然不是潘環莊嘴裏說的,最好的待遇與福利。但與同行相比,確實有優勢,外麵削尖腦袋想進來的大有人在。

大家都是摸爬滾打過來的,競爭的殘酷都經曆過,自問都是成年人,有家有後,再拋開手中的資源去大風大浪裏闖,還是不願意的,也經不起這個折騰。

所以隻要潘環莊開出的懲罰不傷筋動骨,也都保持了沉默。

利害關係是潘環莊不想解釋的一個方麵,因為都不再是青澀少年,都能理性地站在自己及家人的角度來考慮得失。

另一方麵,是關於胡士榆的。潘環莊如此不解釋,倒還好,但若解釋清楚了,反倒不如下麵的人意會的明白,適得其反。

如此不解釋,本來是潘環莊的麻煩,反過來會成了胡士榆的難受。

胡士榆原本想就職後第一時間通知舊部,到時候米已成炊,即便不能勸動百分之五十、三十,百分之十的人,還是有把握的。

再加上他和鄧敢手上的資源。

這其中的項目隻要有百分之五能轉入微計,那麼他就能在華南區有足夠的根據地。

微計剛剛進入華南,政策方麵的傾斜是必須的,胡士榆自信隻需要給他一年時間,微計在華南區就能與宏坤分庭抗禮了。

卻沒想到,意外頻頻。

最令他意外的自然是手足兄弟鄧敢突然離開。

CM不是什麼大公司,但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鄧敢的選擇無可厚非,胡士榆說不得什麼。

隻是令他齒寒的是,從頭到尾,他對鄧敢從來直言不諱,即便是加入微計的事也坦言相告,而鄧敢不僅對自己的事諱莫如深,而且趁著自己掀風攪水的時候渾水摸魚。

人心隔肚皮,胡士榆自己點燈,鄧敢放火,這虧也隻能啞巴吃黃連,苦往心裏流。

另一個意外,自然是潘環莊,他剛剛跟微計達成協議,潘環莊就得到了確切的消息,並第一時間處理了華南區的問題。

沒等他反應過來,所有的人事任命竟然全部撤換,第二天,就把所有項目竟都交接清楚了。

不到兩天時間,華南區的態勢竟穩如泰山,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胡士榆就是喝湯的機會都沒有了,真叫欲哭無淚。

更為關鍵的是,胡士榆什麼都不能說。

因為潘環莊什麼也沒說,反倒讓胡士榆沒了切入點,也就沒有了發揮的空間。過多的解釋,別人反而會覺得胡士榆在努力掩飾著什麼。

胡士榆承認這次真的小看了潘環莊,華南區能如此快速解決,說明他早已防備了自己,並做出應急措施。

看上去華南區被胡士榆擰成一片,其實潘環莊已經漸漸滲入了許多自己的人。

“是個可怕的對手。”胡士榆事後感慨歎息,甚至有些後悔選擇了如今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