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奧運會(二)(1 / 2)

開幕式的第二天,全球的媒體,都對開幕式做出了全麵的報導。國內的網站及報刊,對所有的報導,做出了選擇性的刊登。一些積極的評論,都被放在了顯眼的位置,進行播報,而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都被進行了冷藏。

不過一切的讚美之詞,對於李寧商而言,並沒有太多的意義。相反的,他讓手下的工作人員,到處搜尋著負麵的報導。他需要從那些負麵報導中,發覺可能陷入不利局麵的人員,然後對這些人選擇性施以援手,給予關心。雪中送炭的情誼,向來是刻骨銘心的。李寧商要通過此時的援手,為自己的將來鋪路。

奧運會期間,可以說除了北京之外,世界其他各個城市的體育運動,都被停擺了。就連帶著其他的各個行業,亦進入了一個慢速的階段。這一期間,李寧商的活動安排,亦縮小到了一個較為平穩的一個階段。作為爭取足協控製權的一個必要手段,李寧商必須出現在國奧隊比賽的現場。

就此次奧運會國奧比賽結果的期待,李寧商與徐有亮的觀點基本一致。二人都不願意國奧隊出現什麼超水平的發揮。徐有亮是因為,這樣可以更快、更穩定的進入足協改革的程序。而李寧商則是需要用國奧隊的失利,去證明華夏足球現有體製的弊端,以論證自己足改方案的完善性。

漢城奧運會,華夏的足球曾經衝入過奧運會的舞台,不過連續三場的失利,讓國奧隊顏麵無光。此時,奧運會來到了北京,來到了自己的地頭。所有的國人,當然都希望有所突破。

但事實的嚴酷性,卻令每一個有頭腦的人,不敢再去誇什麼海口。看一看足協對於男女足的目標,男足從殺入四強,跌到了小組出線。而女足,亦從獲得冠軍,變成了殺入四強。一種悲哀的情緒,已經開始在足球的場地中彌漫開來。

麵對這非洲雄鷹尼日利亞隊,李寧商在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在賽前進入了國奧隊的休息室。他當眾許諾,隻要國奧隊能夠殺出小組,就將獲得500萬的獎金。這一舉動,立刻得到了隨行領導熱情的回應,但所有的隊員,卻沒有現出太多的喜悅之情。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前景,亦是不怎麼的看好。事實上,李寧商這麼做,也不是為了激勵球員們的鬥誌。而隻是做給這些個領導們,和在場媒體看的。

雖然國奧隊在對陣南非隊的熱身賽,最終以三比零完敗。但足協依然對此場比賽,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其中的原因確很簡單。

第一,尼日利亞隊是小組中看似最為弱小的隊伍。

第二,就在比賽前,尼日利亞足協承諾給球隊殺入奧運會的獎金,沒有到位,這令許多球員在心理上,失去了鬥誌。

第三,這裏畢竟是北京,是華夏足球隊的地頭,裁判的因素,還是需要考慮到的。

提到裁判問題,李寧商在觀看德國世界杯,德國隊與阿根廷隊比賽時。比賽快結束時,阿根廷的隊員創造了一個疑似點球的鏡頭,裁判並沒有理會。隻是示意比賽繼續。當場,朋友中的阿根廷球迷,大叫了起來,大罵裁判不是東西,偏袒主隊。是時李寧商玩笑道:“成了,馬上就輪到我們華夏舉辦奧運會了。裁判偏袒些,我們至少不用輸的那麼難看。”

一友亦立刻接茬道:“是啊,我們的國奧隊還需要裁判幫忙每場解決兩個以上的點球,保證出線呢。”眾人當場狂笑不止。

玩笑歸玩笑,現實歸現實。當比賽進行到第25分鍾,尼日利亞的球員攻破華夏隊的大門之後,場麵上的火藥味頓時濃重了起來。球迷巨大的謾罵聲,仿佛忽然提醒了場上主裁,這裏時華夏隊的主場。立時,許多華夏隊不少粗野的動作,被掩藏了下來。而尼日利亞許多並不隱蔽的犯規,則被呈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一邊是越踢越粗野,越踢越張揚。另一邊則是越踢越謹慎,越踢越小心。華夏隊在裁判的幫助下,獲得了場上的主動。並在下半場開場不久,利用一個疑似越位的跑動,攻破了尼日利亞隊的大門。

瞬時,整個賽場,陷入了瘋狂之中。球迷們瘋狂的歡呼起來。由於之前的中德熱身賽事件。球迷在入場前,遭遇了更為嚴密的檢查,包括喇叭、旗杆等一係列的助威用品,都被留在了場外。他們隻能用自己的喉嚨,高聲的叫喊著。時不時,你會看見有些人伸手從口袋中,掏出金嗓子喉寶,以清涼一下自己紅腫的喉嚨。

李寧商與足協的一幫官員,還有徐有亮等人,坐在了鋪著紅布的主席台內。進球後的瞬間,李寧商迅速望向了身邊的眾人。閻龍的神色未變,但狀似悠閑,拿著茶杯喝水的架勢,還是出賣了他內心中的激動。相比較而言,張翔龍則顯得外放許多。興奮的與身邊的人擊掌相慶,他揮舞著雙手,盡情的宣泄著內心中的激動。而徐有亮則真是很平靜,期望國奧隊表現差些的他,對於球隊取得平局的局麵,並沒有太多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