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如此鍛煉(一)(1 / 2)

整整七輪,場場勝利。世唐隊在華夏的足壇刮起了一陣旋風,江蘇的球迷,已經親昵的稱呼自己的球隊為“王者之師”。

整個華夏的足壇都在關注著華夏,學習他的打法,模仿他的訓練模式。每周,都有幾個俱樂部的學習團來到世唐俱樂部,打著學習經驗的旗號,向世唐俱樂部的一眾高層,討教經驗。

對於此,李寧商特意組織了一個接待團隊,由王昆鵬領隊,專門負責向各個來訪的客人,介紹世唐俱樂部的先進經驗。以供所有的俱樂部學習。李寧商要的是華夏足球的整體進步,而不是一枝獨秀。他非常清楚,短期內,世唐俱樂部的高高在上,可以起到標誌的作用,但一旦時間太久了,這種作用便會消失。眾人便將漠視這一切。而世唐也會因失去對手,而失去繼續進取的心,而沉淪下去。

可是不多久,李寧商便發覺自己的這些用心白費了。來來往往數十個俱樂部,可是真正有興趣仿照世唐模式走的俱樂部,基本說可以是沒有。回去之後,有所改變的俱樂部,也不超過十個。

糾其原因,無非一個錢字和一個建立在長遠的目光。如果說,讓一個俱樂部掏個一億,甚至兩億的資金,引入類似於羅納爾多這樣的球員。在一兩個賽季內,換取一個聯賽冠軍的頭銜。可能來訪的俱樂部,大部分都會立馬掏錢去做。

可是世唐的模式完全不是這樣。他需要完整的青少年培訓體製,李寧商花費了巨額的資金和長達數年的時間,在歐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青少年培訓係統。現在目前世唐隊的球員,雖然年輕,但大部分都出於這個係統。

對於這點,所有的俱樂部的老總都完全沒有這份耐心。

可是偏偏這個青訓係統,成為了世唐的命脈。顯然,經過歐洲訓練的球員,無論在意識上,還是在技術上,都要高出國內球員一籌。這點從之前歐洲踢球歸國的球員身上,亦或多或少的被證明了。那些在歐洲混不下去的球員,一旦回到華夏。便成為了球隊中的絕對主力。並能在短期內,在華超中叱吒風雲。

可是那些球員的狀態,最多隻能保持兩個賽季,之後便褪色了。但華夏的球員不會。這其中便又牽涉到了另一個問題。那便是世唐俱樂部將球員設計在了一個,相對不與其他華夏球員交流的封閉環境中。球隊構成基本是由強力外援與年輕球員組成。僅有的幾名老隊員,那也是圈子內出了名聽話的老實人。華夏圈子內的不良風氣,很少能夠傳播到世唐隊的內部。

世唐俱樂部對於球員的管理是異常嚴厲的。在幾年前,世唐隊亦曾發生過球員深夜泡吧的事件。結果,世唐管理層開出了異常嚴厲的罰單。在球隊處於降級邊緣的時候,將球隊內的大部分主力,全部降入二線隊。這件事曾經轟動了整個華夏。讓多少球迷為之叫好。但世唐隊亦兩年兩大步的降回了乙級。

試問,目前的華夏俱樂部,有哪個能有世唐俱樂部這般的決心和魄力。敢於這樣整治自己球隊,讓自己球隊處於一種純潔狀態的。所以這些俱樂部的老總,看到世唐隊的球員,執行著走訓的模式,但依然能夠保持著時時上進的心。都異常的羨慕不已。然後一個個都對自己球員發表著無限的感慨,感歎道:“現在的華夏球員啊!”

對於世唐的外援引進模式,這些個俱樂部的老總都是異常感興趣的。甚至現在華夏有兩三個俱樂部的外援,都是世唐通過關係介紹的。但所有人又都清楚。世上能有幾個羅納爾多,能夠處在如此的境地,能夠願意到華夏來踢球的。

所以,在所有到訪者的眼中,世唐的模式是世唐的專有模式。是其他俱樂部學不去,盜不了的。在一個個的感歎聲中,學習世唐的風潮,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便退潮了。

當然,有幾個積極向上的俱樂部,還是從世唐那裏挖到了些東西。憑借著自己強大的經濟基礎,和與政府的強力關係。在自己的省市舉辦起青年聯賽,用於選拔球員。

而也有些為了省事的俱樂部,直接找到了劉馳與王昆鵬,稱願意將自己的青年梯隊,交到世唐的手中,利用世唐的培訓資源,為其培養。聲稱這也就是國內常見的委培模式。所有產生的費用都由這些俱樂部自己承擔。對於這些俱樂部,世唐倒也接受了幾個。不過在其他俱樂部知道,大量上門之後。世唐俱樂部便以接待能力有限的原因,關閉了這扇大門。畢竟,世唐不是托兒所。